20xx春湘教版化学九下实验7粗盐的提纯ppt课件1内容摘要:
a(NO 3 ) 2 ] 检验物时应取少量待测液的样品,不要直接在待测液中检验. 请参考书本P7的资料卡片填写该页的表格 对于 NaCl 要除去可溶杂质离子是 : Ca2+ Mg2+ SO42 选择要加入的除杂试剂 : 变成不溶性杂质、气体或水; 尽量不引入新杂质 Na2CO3 NaOH BaCl2 为了能完全除去杂质离子,加入的除杂试剂必须 过量 引入了新的离子 : CO3 2 OH Ba 2+ 如何除去新引入的杂质。 请思考书本P7第二个问题 加入试剂顺序 ► →NaOH → Na2CO3 →HCl ► 2. BaCl2→ Na2CO3 → NaOH →HCl ►3. NaOH → BaCl2→ Na2CO3 →HCl 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可以是: 1、只要N a2 CO 3 加在B aC l2 之后便合理 2、最后加入适量的盐酸 三、物质的检验 原理: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或化学性质( 生成气体、沉淀 等的特殊现象) 注意: ( 1)选择合理的试剂( 操作简单、反应灵敏、现象明显的试剂 ) ( 2)不能在待测物质中直接加入试剂,应 取样 ;固体一般先配成溶液。 ( 3)操作时应注意某些共有现象的 干扰。 Cl的检验方法 先加入稀 HNO3酸化,再加入 AgNO3溶液, 如果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存在氯离子。 表述时应说明: 选用什么试剂 +出现什么现象 +得出什么结论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SO42的检验方法 先加入稀 HNO3或稀 HCl酸化,再加入可溶性钡盐溶液, 如果出现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 则存在硫酸根离子。 注意排除 CO32等离子的干扰,酸和钡盐的 选择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成不变 3.其他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操作、现象及结论 H+ 向待测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显酸性,有 H+ OH- 向待测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显碱性,有 OH- CO32- 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浑浊,证明有 CO32- 1、检验N a2CO 3中是否含有N a2SO 4 应排除CO 32- 干扰 ——用酸。20xx春湘教版化学九下实验7粗盐的提纯ppt课件1
相关推荐
发新能源。 太阳 风 水 煤 石油 天然气 核能 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车的前进: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车的机械能。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向后喷出的蒸汽反过来给汽车一个向前的推力,喷出的蒸汽是施力物体。 1. ______能、 ______能、 ______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法国人居纽于
棉 大豆 花生 油菜 籽 甘蔗 茶叶 水果 排名 1 1 1 1 4 1 1 3 1 1 结合下列资料,说一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何特点。 你有何感想。 材料一: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在世界上的排名( 2020年,资料来源:联合国数据库,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 ) 阅读下列材料,说一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物,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 UN)、世界贸易组织( WTO)
位置和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答案 :甘肃省、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 (2)1955年 1月发生强寒潮时 ,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 ℃, 而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 ℃。 请你结合下图说说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答案 :强寒潮从北往南 ,来到西安造成大幅度降温 ,随后遇到东西走向的秦岭的阻隔 ,无法继续南下 ,所以位于秦岭以南的安康受影响较小。 【 名师点睛 】
1、1/2备忘录 五 矿 有 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北 京 中 洲 光 华 会 计 师 事 务 所中 钨 高 新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005年 度 净 利 润 预 测11/28/16 4:24 下 午 004 年 9 月末会计报表以及贵公司钨部关于该公司股权作价转让的计划,我们对中钨高新在受让香炉山钨业后,香炉山钨业2005、2006 年度对于中钨高新的净利润进行了预测分析。
决定 了物质的 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我们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 价格 、 资源 、是否 美观 、使用是否 便利 ,以及 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 等多种因素。 当 堂 练 习 1.铝与铁相比,具有哪些优良的性质。 (从 熔点、硬度、密度、导电、导热性和抗腐蚀性、延展性 等方面来考虑) 熔点低、硬度小、密度小,具有抗腐蚀性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较好的延展性等。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酸与不溶性碱的反应 实验内容 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盛有CuSO4的试管中加入几滴 NaOH溶液 再向上述 试管中加入 稀盐酸 有蓝色沉淀生成 ① CuSO4+ 2NaOH = Cu(OH)2 + 2NaCl 反应的现象 沉淀消失 ①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4.酸与碱发生的反应 实验内容 反应的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