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1、知识点 1 )200年, _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2)208年, _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温馨提示 】 ( 1)魏国的建立者是曹丕,不是曹操;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是三国时期。 (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胜方取胜的共同原因是战术应用得当,而败方败北的共同原因是骄傲轻敌。 (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说明三者势均力敌,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还不成熟。 知识点 2 )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2)自东汉末年开始,北方人南迁,带去了 _、先进的 _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3)江南地区社会秩序安定。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 2、努力。 1)农业: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江南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 2)手工业:灌钢法的采用是冶金技术的一大进步;瓷器在这时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生活用具。 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 3 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 1) _族建立北魏,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 2)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2目的: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鲜卑3措施:迁都 _;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 4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 _。 洛阳民族融合【 温馨提 3、示 】( 1)孝文帝改革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的成果。 (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洛阳为都城的国家有:曹魏、西晋和北魏。 知识点 4 1)数学:南朝 _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 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祖冲之(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有 _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 3)地理学:北魏 _著有 水经注 ,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晋“书圣”王羲之的 _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晋 _的 女史箴图 和 洛神赋图。 朝的山西大同的 _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兰亭序顾恺 4、之云冈石窟例 1 (2015 山东济南)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 题干图片中呈现的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一系列知识点,正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体现。 答案: ( 2014 山东济南)“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县制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 题干材料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故选 案: ( 2014 山东济南)龙门石窟中的宾阳洞窟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成公主入藏 本题难度适中,借用佛像服饰来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举一反三的运用。 学生要明确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即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主佛服饰有汉族特点是受孝文帝改革影响。 答案: 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