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课件选修3-114电势能和电势内容摘要:
电势能的减少。 (2)电势能的变化指的是末状态的电势能减去初状态的电势 能,即 EpBEpA。 (3)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还可表示为 WAB=EpBEpA,即电势能的变化等于静电力做功的负值。 (2)类比重力势能,讨论如何求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 请举例说明。 提示: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求重力势能时,首先要选取零势能面,故求电势能时也要首先确定零势能面,然后根据WAB=EpAEpB求得。 例如,在 1.(1)图甲中,若规定电荷在 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电荷在 A点的电势能等于 WAB,即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3)为什么说在同一电场中,同样从 A点到 B点,移动正电荷与移动负电荷,电荷的电势能的变化是相反的。 提示: 同一电场中,同样从 A点到 B点,正电荷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因此,电场力所做的功也是相反的,所以电势能的变化是相反的。 【 知识点拨 】 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1)静电力做功是电荷电势能变化的量度,具体来讲,静电力对电荷做正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减少;静电力对电荷做负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并且,电势能增加或减少的数值等于静电力做功的数值。 (2)电荷仅受静电力作用时,电荷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守恒。 (3)电荷仅受静电力和重力作用时,电荷的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守恒。 【 规律方法 】 电势能大小的判断方法 (1)利用 Ep=qφ 来进行判断,电势能的正负号是表示大小的,在应用时把电荷量和电势都带上正负号进行分析判断。 (2)利用做功的正负来判断,不管正电荷还是负电荷,静电力对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静电力对电荷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 探究归纳 】 静电力做的功只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静电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即 WAB=EpAEpB。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 典例 1】 (2020 三明高二检测 )如图所 示, A、 B、 C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三 点。 设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C点无初速地释放正电荷,则正电荷向 B运动,电势能减少 C点无初速地释放正电荷,则正电荷向 A运动,电势能增加 C点无初速地释放负电荷,则负电荷向 A运动,电势能增加 C点无初速地释放负电荷,则负电荷向 B运动 ,电势能减少 【 思路点拨 】 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1)要了解电势能的概念; (2)要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 解析 】 选 A。 若在 C点无初速地释放正电荷,正电荷受到的 电场力顺着电场线方向,故正电荷向 B运动,此过程中电场力 做正功,电势能减少,故 A正确, B错误;若在 C点无初速地释 放负电荷,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逆着电场线方向, 故负电荷向 A运动,此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高中物理人教版课件选修3-114电势能和电势
相关推荐
m / sm 0 .9 1 0 2F Eq U qa v 2a dm m dm ,19 7302 U q 2 2 5 0 0 1 .6 1 0v m / s 3 .0 1 0 m / sm 0 .9 1 0 ,电子以初速度 v0垂直于电场线射入匀强电场中。 试讨论: (1)你认为这种情况同哪种运动类似,这种运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的方向中 ,沿 A→ C方向电势降落最快。 ②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1)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若 ABcosα =CDcosβ ,则两线段端点 A、 B间与 C、 D间电势差有何关系 ? 提示: 根据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可知, UAB=E ABcosα ,UCD=E CDcosβ ,由于 ABcosα=CDcosβ, 故 UAB=UCD。 (2)如图
: 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较严重 ,电动势 E会明显下降 ,内阻 r会明显增大 ,故长时间放电电流不宜超过 A,短时间放电电流不宜超过 A。 因此实验中不宜将 I调得过大 ,读电表的示数要快 ,每次读完后应立即断电。 UI图像时,由于电源内阻很小,为了充分利用图像空间,电压轴数据常从某一不为零的数 U0开始,这时图像与纵轴的截距是否还表示电动势。 斜率的绝对值是否还表示电源的内阻。 与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5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能按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复习导入 18 18 1 18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情景导入 1 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 ,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6单元 百分数 12. 整 理 和 复 习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2. 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复习导入 1 想一想: 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 百分数 的知识。 数的互化 2016/11/30
2、情感。 (主题)二、按原文填空作者笔下的小石潭的特点是:(1)石底:写出文中相关语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水尤清冽,这一特点是通过写潭中鱼来实现的第三段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第四段作者抒愤懑的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表现作者出游心情的句子:心乐之。 描写小石潭概貌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