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图文简介内容摘要:

2、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 1966 年 9月含冤而死。 傅雷翻译的作品,共 30 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 其中巴尔扎克占 15 种:有高老头亚尔培萨伐龙 欧也妮葛朗台 贝姨 邦斯舅舅 夏倍上校 奥诺丽纳 禁治产 于絮尔弥罗埃 赛查皮罗多盛衰记 搅水女人 都尔的本堂神父 比哀兰德 幻灭 猫儿打球记 (译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 罗曼罗兰 4 种: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 服尔德(现通译伏尔泰)4 种:老实人 天真汉 如此世界 查第格。 梅里美 2 种:嘉尔曼高龙巴。 莫罗阿 3、3 种:服尔德传 人生五大问题 恋爱与牺牲。 此外还译有苏卜的夏洛外传 ,杜哈曼的文明 ,丹纳的艺术哲学 ,英国罗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顿的英国绘画等书。 60 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 ,从 1981 年起分 15 卷出版,现已出齐。 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辑录为傅雷家书 (1981) ,整理出版后,也为读者所注目。 傅雷年谱1908 年 4 月 7 日傅雷出生于江南望族,因出生时哭声洪亮,长辈们便以“雷”为名,以“怒安”为字。 1921 年,考入上海徐汇公学(天主教教会学校)读初中。 1 5、法行通信)15 篇(1 月 2 日至 2 月 9 日) ,陆续发表于当年贡献旬刊第 1、2 卷各期。 后为文学家曹聚仁所推重,编入名家书信集。 本年开始留法四年。 为学法文,试译都德的短篇小说和梅里美的嘉尔曼 ,均未投稿。 开始受罗曼罗兰影响,热爱音乐。 1929 年,在瑞士莱芒湖畔,译圣扬乔而夫的传说 ,载于次年出版的华胥社文艺论集。 是为最初发表的译作。 9 月返回巴黎后,就投人休养中开始翻译的丹纳艺术论第 1 编第 1 章,并撰写译者弁言 ,载于华胥社文艺论集。 1930 年,撰写塞尚一文,载同年 10 月东方杂志第 27 卷,第 19 号。 1931 年,译屠格涅夫等散文诗四首,以“小青” 6、 、 “萼子”等笔名发表于 1932 年 10 月至1933 年 1 月的艺术旬刊。 译贝多芬传 ,后应上海国际译报编者之嘱,节录精要,改称贝多芬评传 ,刊于该译报1934 年第 1 期。 11 月与刘海粟合编世界名画集 ,并为第 2 集撰写题为刘海粟的序文。 由中华书局出版。 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办公室主任,兼教美术史及法文。 编写美术史讲义,一部分发表于艺术旬刊。 译法国丹艺术论一书,作为美术讲义,未正式出版,仅油印数百份。 1932 年,与留法期间认识的庞薰琹和在上海美专认识的倪贻德,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意欲为改变现状有所作为结成“决澜社” ,公开发表决澜社宣言。 傅雷在宣言上签了名。 并与 7、倪贻德合编艺术旬刊 ,由美专出版。 9 月筹备并主持“决澜社”第三次画展,即庞薰琹个人画展。 9 月为庞薰琹个人画展写短文薰琹的梦 ,刊于同月艺术旬刊第1 卷第 3 期。 10 月译 章世纪病 ,刊于同月 28 日晨报。 10 月至次年 5 月为时事新报 “星期学灯”专栏,撰写现代法国文艺思潮 、 研究文学史的新趋向 、 乔治萧伯纳评传 、 从“工部局中国音乐会”说到中国音乐与戏剧底前途和现代青年的烦闷等 5 文;并翻译高尔基文学生涯四十周年 、 精神被威胁了和一个意想不到的美国三篇。 为艺术旬刊撰写现代中国艺术之恐慌 、 文学对于外界现实底追求等文章四篇;美术史讲座十一讲:世界文艺动态十八则;以“萼 8、君” 、“萼子” 、 “小青”等笔名译短诗五首;以“狂且”笔名译拉洛倏夫谷格言二十六则;以“疾风”笔名译斐列浦苏卜夏洛外传十二章。 1932 年,傅雷与青梅竹马的表妹朱梅馥结婚,朱把一切献给了丈夫和孩子。 按照他们的朋友杨绛女士的评价,朱梅馥是“温柔的妻子” 、 “慈爱的母亲” 、 “沙龙里的漂亮夫人” 、“能干的主妇” ,还是傅雷的“秘书”。 1933 年,所译夏洛外传全书付印,冠有卷头语及译者序。 9 月以“自己出版社”名义自费出版。 9 月母亲病故。 坚决辞去美专职务。 1934 年,撰写所译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传的译者弁言。 全书于次年 9 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又译 文今日之伦敦 ,连载于国 10、济远选辑的米勒素描集 (商务印书馆出版)。 7 月撰写所译莫罗阿人生五大问题的译者弁言。 全书于次年 3 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9 月写雨果的少年时代一文,发表于 12 月出版的中法大学月刊第 8 卷第 2 期。 12 月为所译莫罗阿恋爱与牺牲撰写译者序。 全书于次年 8 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6 年,4 月译毕莫罗阿服尔德传 ,写有译者附识。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7 年,所译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 1 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冠有译者献词。 7 月应福建省教育厅之约,去福州为“中等学校教师暑期讲习班”讲美术史大要。 1941 年,2 月所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第 2、3、4 卷由商务印书馆出 11、版。 第 2 卷冠有译者弁言。 1942 年,1 月翻译英国罗素幸福之路 ,并撰写译者并言。 该书于 1947 年 1 月由上海南国出版社出版。 3 月重译贝多芬传 ,并写译者序 ,以所撰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一文作为附录。 全书于 1946 年 4 月由上海骆驼书店出版。 4 月翻译法国杜哈曼文明。 1944 年,1 月与裘柱常、顾飞、张菊生、叶玉甫、陈叔通、邓秋枚、高吹万、秦曼青等共同署名发起在沪举办“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览会” ,并刊印黄宾虹先生山水画册和黄宾虹画展特刊 ,特刊上以笔名“移山” ,撰写介绍黄宾虹绘画之观画答客问。 2 月翻译巴尔扎克亚尔培萨伐龙 ,1946 年 5 月由骆驼书店 12、出版。 4 月以笔名“迅雨”写论张爱玲小说 ,对张爱玲创作的发展趋向提出了精当中肯的批评。 文章刊于柯灵所编万象5 月号。 12 月翻译巴尔扎克高老头。 1946 年 8 月由骆驼书店出版。 1945 年,9 月与周煦良合编新语半月刊,共出五期,因邮局扣发停刊。 10 月至次年5 月分别以“疾风” 、 “迅雨” 、 “移山” 、 “风” 、 “雷”等笔名,为新语写文艺政治文章十六篇,翻译政论两篇;为周报写政论两篇;为民主写书评一篇;为文汇报写政论二篇。 12 月为柯灵主编的周报积极提供材料,出版昆明血案实录。 1947 年, “痛改”杜哈曼文明的译稿,并写译者弁言及作者略传。 5 月由南国出版社出版。 14、毕。 5 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9 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 1 册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1953 年,2 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 2 册出版。 3 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 3 册出版。 6 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 4 册出版。 全书出齐。 7 月译毕梅里美嘉尔曼 (附高龙巴 )。 9 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1954 年,译毕巴尔扎克夏倍上校 (附奥诺丽纳 、 禁治产 )。 3 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8 月北京召开文学翻译工作会议,因放不下手头工作,未参加。 所写长篇书面意见关于整顿及改善文艺翻译工作的意见 ,列为会议参考文件。 8 月译华服尔德老实人(附天真汉 )。 次年 2 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9 15、月 20 日华东美术家协会为黄宾虹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开幕式座谈会上就国画与西画问题作一发言。 1955 年,2 月译波兰杰维茨基关于表达萧邦作品的一些感想。 3 月译法国 扎特中之一节莫扎特的作品不像他的生活,而像他的灵魂。 4 月译毕巴尔扎克于絮尔弥罗埃。 次年 11 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5 月译罗曼罗兰论莫扎特。 刊于外国名作曲家研究第 2 集。 1956 年,写萧邦的少年时代和萧邦的壮年时代。 (未发表)。 2 月写关于知识分子文章三篇,发表于人民日报和文汇报。 3 月译毕服尔德查第格及其他七个短篇。 11 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4 月下旬参加政协视察团视察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于 5 月执笔写第一阶段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视察报告。 6 月去安徽参观合肥淮南煤矿、佛子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