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下册琵琶行并序2内容摘要:
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元和十年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 《 琵琶行 》。 请找出序文和诗正文两相对应的地方,并说说小序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诗前小序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经过,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 凄切伤怀 的感情基调。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每小节的大意: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两条线索: 琵琶女(明) 白居易(暗) 【 三次演奏 】 独自弹、应邀弹、感言和 【 三次感悟 】 情相触、情相通、情相融 音乐特点 意象 表现手法 悲凉、伤感 排遣孤寂 打动“惨将别”“不成欢”的主客 (忘归、不发) 萧瑟、凄凉的景物 以人衬声 以景托声 写琵琶声的作用是什么。 是怎么写的。 作用: 引出琵琶女,开启下文; 激发诗人好奇感,为下文诗人的 “ 邀见 ” 做铺垫。 方法: (以人衬声、以景托声) 间接描写、虚写 悲凉、伤感 第一曲 第二曲 序曲(初弹): 转、拨、掩抑、思、诉 开始: 大弦 —嘈嘈 —急雨 小弦 —切切 —私语 错杂弹、 落玉盘 间关 —滑 幽咽 —难 冷涩 —凝绝 不通 —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 乍破 迸 铁骑 突出 鸣 收拨、划 一声、裂帛 悄无言 秋月白 过渡: 发展: 高潮: 尾声: 《霓裳》《六幺》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过程 场景 特点 方法。中职语文基础下册琵琶行并序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