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成型食品的制作方法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鱼肉成型食品的制作方法将鱼体处理后采取 510 毫米厚的肉片,将肉片经水洗、脱水、调味等处理,除去动物胶质、三甲胺、血液等易腐败成分;再加入调味料进行搅拌调味,使鱼肉片的表面及肉粒呈糊状,再装入框中冻结。 然后在冻结状态下将鱼肉切成所需要的大小和形状,即可进一步加工制成食品。 该方法因处理的时间较短,可保持鱼肉的鲜度,处理后的鱼肉调味均匀,可同干酪、奶油、鱼卵、鸡蛋、海藻等配合,制出各种风味的营养食品。 实例(以狭鳕鱼为原料)先把狭鳕鱼除去头、内脏、卵巢,用水洗净。 用采肉机将鱼体两则的鱼肉采下并片成 510 毫米的厚度。 取其 200公斤移入容量 1立方米的容器中,流水冲洗 2、3小时,或盛满水浸泡,每 30分钟换一次水。 这样即可除去鱼肉中的动物胶、三甲胺、血液等物质。 水洗处理后的鱼肉,用离心机脱水至鱼肉的水分含量达到 80%以下,再按每 100公斤加入砂糖 7公斤、山梨糖醇 14公斤、谷氨酸钠 1公斤及适量的聚合磷酸盐,通过搅拌调味,使鱼肉中的水分渗出来。 整个原料呈糊状,再经 23 小时的经常搅拌致使调味液浸透后,倒入所需要形状的框中(注意不要让肉片之间存有空隙),放入冷冻室在下冻结。 将冻结调味鱼肉取出,在冻结状态下切成需要的大小,置于 3664 目的网上,用热风干燥机以 3040的温风,将其干燥至水分含量为 30%左右,再用红外炉以 100120的温度烘烤 810 分钟,最后用压滚压延,制成最终产品。 专利查询。鱼肉成型食品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鱼糜制品的一般加工工艺一、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 原料鱼处理(各种处理机)清洗(洗鱼机)采肉(采肉机)漂洗(水洗机)脱水(离心机或压榨机)精滤(精滤机)绞肉(绞肉机)擂溃(擂溃机)成型(各种成型机)加热凝胶化(自动恒温凝胶化机)冷却(冷却机)包装(真空包装机或自动包装机) 二、操作要点 (一)原料选择 可用于制作鱼糜的原料品种有100余种。 一般选用白色肉鱼类,如白姑鱼
毛,这就扩大了细胞的表面面积,增加了与气味物质的接触面积。 味觉 1 、 人是如何感知酸甜苦辣等 ? 2 、舌头是如何分辨不同味道的 ? 3、味蕾的作用有哪些 ? 味觉的形成 食物 化学物质溶解于唾液中 味蕾中的味觉细胞 产生兴奋 味神经 脑部形成味觉 . 舌味觉的测试 • 同学甲伸出舌,捏紧鼻子,保持不动。 • 同学乙取 1根消毒棉签,蘸取杯中试剂,轻轻地点在乙的舌面上。 “感觉剥夺”实验。
变为神经冲动) 神经 大脑皮层 中相应 的神经中枢 (形成感觉) 光感受器 —— 眼球 阅读课本 P3及图 52, 回答下列问题: 、 从前 到后的顺序梳理 眼球 的结构。 折光装置 的组成 以及每个部分的作用。 眼球 眼球壁 折光装置 : 视网膜 —— 感光系统 脉络膜 巩膜 —— 保持眼球形状 角膜 → 房水 → 晶状体 → 玻璃体 聚光 营养 聚焦 外 内 前 后 光感受器 —— 眼球
: 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形成,蛋白质的浓缩和加工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结构: 每个中心体由 2个中心粒组成 功能: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分布: 位于动物细胞和一些低等植 物细胞的细胞核附近 中心体 分布: 植物细胞 结构: 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 功能: 细胞液含有机酸、无机盐等,有一定浓度保持一定渗透压,与细胞渗透有关 液泡 细胞器 线粒体 叶绿体 液
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 核仁:圆球形,与核糖体形成有关。 细胞核 核基质:含蛋白质、酶、无机盐、水等营养物质, 是细胞核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染色质:细胞核内能被苏木精、洋红等 碱性染料 染上较深颜色的细丝状物质,主要由 DNA和蛋白质 组成。 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质呈细丝状,当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折叠成杆状的粗而短的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