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高一上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10内容摘要:

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贡献是 A 发现电子 B 发现氧气 C 提出原子学说 D 提出分子学说 c 同步训练 贝克勒尔发现铀盐能够使胶片感光,他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A 对比法 B 模型法 C 统计法 D 分类法 A 作业: 1. 《 化学 练习部分 》 第 3题 2. 《 同步分层导学 》 ~8 11 3. 预习并阅读分层导学的相关内容。 小组长收集本组同学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α 、 β 、 γ 射线的发现 —— 1896年春末 ,卢瑟福接受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的建议 , 把研究方向从 无线电 转到放射性上。 1897年卢瑟福发现 , 铀射线由两种成分组成 , 一种是易被吸收的射线 , 他称之为 α射线;另一种是穿透性强的射线 , 他称之为 β射线。 同时他还根据实验预言 , 可能存在一种穿透能力更强的射线 , 这就是后来发现的并由他命名的 γ射线。 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卢瑟福的 α 粒子 ( 4He2+) 散射实验 •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 绕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 一样。 2 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简史 电子的发现 X射线的发现 元素放射性的发现 古典 原子论 ( 惠施、德谟 克利特 ) 近代 原子论 ( 道尔顿 ) 葡萄干 面包模型 ( 汤姆孙 ) 行星模型 ( 卢瑟福 ) 壳层模型 ( 波尔 ) 卢瑟福 α粒子散射 实验 电子云模型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