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2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1内容摘要:
》。 20 经过: ①孙中山发表 《 讨袁宣言 》 ( 1915) ②梁启超发表 《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 ③ 蔡锷 等人武力讨袁 ④孙中山发表 《 第二次讨袁宣言 》 ( 1916) 结果: 袁世凯取消帝制,在忧惧中死去 21 22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即忘共和,即称民贼 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 孙中山 《 讨袁宣言 》 思考( 1) “ 一人 ” 指的是谁。 为什么称他为民贼。 ( 2)如何 “ 戮此民贼 ”。 结果。 启示。 ( 3)你是如何看待 “ 以拯吾民 ” 这一结果。 23 ⑵ 结合材料说明,孙中山与梁启超、蔡锷在对待袁世凯及其复辟帝制的态度和认识上有何异同。 ①同:都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变更国体。 ②异: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制度的长远眼光,不因袁宣布取消帝制而停止反袁斗争;之后还要担负起监督的责任。 材料一: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 引自梁启超 《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 材料二:国人职责,惟在讨袁 —— 引自蔡锷 《 誓告国人文 》 材料三: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和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 —— 引自孙中山 《 第二次讨袁宣言 》 24 有人说,“护国运动胜利了”,也有人说,“护国运动失败了”,你认为呢。 请说明你的理由。 25 胜利理由: 护国运动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恢复了 “ 民国 ” 的国号,基本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 失败理由: ①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护国运动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捍卫共和制的任务没有完成: 护国运动后又出现了张勋复辟和段祺瑞专权。 26 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 《 中华民国约法 》 ,实行 A、总统制 B、 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制度 按时间先后排列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①炮制 《 总统选举法 》② 炮制 《 中华民国约法 》③ 解散国民党 ④ 下令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人教版历史选修2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人教版历史选修2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1
国民党的“宪政”和人民民主运动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一日,昆明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特务、武装镇压,造成“一二•一”血案。 图为被袭击后的西南联大校门。 1945年“一二 •一血案”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在大街上游行 1946年 6月 23日,南京发生下关惨案。 当日以马叙伦为首的请愿代表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当特务的围攻殴打。 周恩来赶赴医院慰问受伤的马叙伦。 李公朴 闻一多 1946年
人教版历史选修2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11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一日,昆明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特务、武装镇压,造成“一二•一”血案。 图为被袭击后的西南联大校门。 12 1945年“一二 •一血案”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在大街上游行 13 1946年 6月 23日,南京发生下关惨案。 当日以马叙伦为首的请愿代表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当特务的围攻殴打。 周恩来赶赴医院慰问受伤的马叙伦。 14 李公朴 闻一多 1946年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