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干的加工技术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柿干的加工技术(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去皮干制上霜包装。 (2)操作要点 原料的采收和处理 鲜柿采收是否适时,直接关系到柿饼的质量。 采摘过早,成熟度不够,加工后的柿饼肉质坚硬。 味淡、色泽暗,生霜少、品质差。 采摘太晚,果实过熟,果肉变软,削皮困难,容易破损。 一般以柿果表皮由黄橙色转为红色时采收为宜。 采摘时需留 T 形果柄,要防止果实受伤,以免单宁氧化而使果肉呈现褐黑色,影响柿饼品质。 去皮 目前多采用手工或旋床去皮。 旋皮要求旋得薄,不漏旋,基部周围留皮宽度不得超过 1自然干制 用木椽搭架,架上搭上直径约8股合一的麻绳,挂柿时,将 T 字形果柄插进两股绳合缝之间,自下向上 2、挂,直到接近横椽为止。 挂好一串再开始挂第二串。 如遇阴雨,用席或塑料薄膜盖在椽上,雨后取下再晒。 晾晒几天后,当柿的表面形成一层干皮时,进行第一次捏饼。 方法是,两手握柿纵横捏,随捏随转,直至内部变软,柿核歪斜为止。 再晒 56d,将柿子整串取下,堆起,用麻袋覆盖回软 2d,再进行第二次捏饼。 方法是,用中指顶住柿萼,两拇指从中向外捏,边捏边转,捏成中间薄四周高起的蝶形。 然后再晒 34d,又堆 1d,再整形 1 次,晒 34d,即可上霜。 人工干制 装载量 56kgm2;初温 40,终温 6065;干燥时间3035h。 上霜 柿霜是果肉内可溶性物质渗出而成的白色结晶,其中主要成分是甘露醇和葡萄糖,有润肺 3、止痰功效。 各地上霜办法不一,陕西富平县的作法是,将柿子收起,两饼顶部相合,萼蒂向外。 缸中先放一层干柿皮,再放一层柿饼、再放一层柿皮,一层柿饼,直到装满为止,封缸,置阴凉处生霜,柿饼出霜的好坏与含水量关系很大,如天气不好,晾晒时间不够,柿饼含水量太高,入缸后水分外渗,表面发粘,群众叫尿床,不能出霜;如柿饼含水分太少,也不易上霜。 根据群众经验,当最后 1 次整形时,柿饼外硬内软,回软后没有发汗和过软现象,一般都能出霜。 出霜与上霜环境的温度也有关系,温度越低,上霜越好,因低温度使可溶性固形物的溶解度下降,更易成结晶析出。 可用柿皮的含水量来调节上霜环境的湿度,如柿饼水分过大,就把柿皮晒干一些;如柿饼较干,就把柿皮喷点水,覆盖回潮后,再与柿饼混装入缸上霜。 专利查询。柿干的加工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青玉案元夕3
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 首句,后人夗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癿创作风格。 【 稼轩居士:辛廻疾 】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 大江东去 ; 美 芹 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 ——郭沫若 “美芹悲黍”中癿“芹”指芹菜。 《 列子 • 扬朱 》 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奶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 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乊物菲薄
试用70%玉米酿造啤酒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试用 70%玉米酿造啤酒使用 70%的玉米、30%麦芽生产啤酒,其理化指标和感官鉴定均达到了老工艺啤酒质量水平。 实际证明,用 70%玉米生产啤酒,不仅为缺少大麦、大米的地区发展啤酒生产、开辟原料来源提供了技术条件,而且在节约麦芽降低成本上,也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果。 黑龙江省富锦啤酒厂自 1976 年吸取玉泉酶法糖化试点的经验,把玉米配比应用到 40%,1977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双调折桂令叹世1
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 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 译:项羽兵败东吴,刘邦在西蜀兴立汉朝,都像南柯一梦。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 • 韩信,汉高祖 刘邦 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 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兀的般 :如此,这般。 证果 :佛家语。 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 此指下场,结果。 • 蒯通 :即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