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贡红碎茶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花贡红碎茶花贡红碎茶,因其产地在晴隆县花贡地区,由省属国营花贡茶场生产的红碎茶而取其名。 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制造,工序相同,工艺措施不同,品质特点也不同。 红碎茶要求“碎”的不是叶子的外形,而是叶子的组织。 红碎茶为了使汤味浓强,在揉捻过程中,要求最大限度破坏叶细胞组织,使茶汁在冲泡时快速浸出。 细碎初制、精制都较其它茶类加工为简单,而且易于机械化,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率好。 制作方法 来鲜叶,将其撒在萎凋槽的帘子上,用 251的热风吹 812 小时左右,茶叶失水变软,手摘叶脉不断,茶叶含水在 682%即可。 萎凋好的茶叶投入转子揉茶机和转子齿切茶机揉切,再经 8 目筛网的筛分机 2、分筛,筛底茶待发酵,筛面茶再入茶机切碎,使 90%以上茶叶都能通过 8 目筛网。 分筛好的茶叶,用底能透气的发酵盘装好,置于发酵车内,鼓进凉湿空气进行发酵,一般需 1525 分钟,当茶叶颜色由绿变成淡绿带黄稍呈红色,嗅无青草味,发出青苹果香时即可。 发酵好的茶叶上烘干机,机温 110120,制止酶的活动,称打毛火。 从烘干机流出的茶叶经过一段时间摊晾再上烘干机,机温 100,叫打足火。 经过两次烘干,这时茶叶含水量仅为 45%,即成干毛茶,经评审分一、二、三、四级和茶尾等级别,装袋送精制厂或车间进行加工。 颗粒大少不一,轻重不同,杂有茶梗、毛衣、灰尘的毛茶,通过风选、平圆筛、飘筛和适当辅以手工捞筛等工序,对照国家颁发的第二套红碎茶标准样,制成碎 1、碎 2、碎 3、碎 4、碎 5、碎 6、片 1、片 2 和末茶九个花色品种的茶,再经评审并大堆、复火。 最后用两层适宜于各花色品种、规格大小的筛网的平圆筛清除热汽,灰尘和杂物,即得精制茶。 即装袋密封,待运出厂。 每个花色品种茶在装袋前,必须取样,评定分数,检验灰、水分。 产品特点 外形规格分明、颗粒紧实,色泽润匀,肉质香气鲜爽,汤味浓强,叶底红亮,汤色明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