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ppt下载2内容摘要:
风的影响 , 进一步探究 , 发现烛焰越靠近音响 , 烛焰摇曳得明显。 由此可以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所致。 (2)上述现象中 , 除与响度知识有关外 , 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 (写出两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波 (或交响乐音或音响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等 ) 教育科学版 [解析 ] 本题为情景题 , 题目中给出了以下几个情景:交响乐响起来 , 从镜子里发现音响前面的烛焰在摇曳;烛焰越靠近音响 , 烛焰摇曳得越明显 , 认真分析情景 ,结合所提出的问题 , 就容易找出问题的答案。 [点评 ] 本题是考查声音的传播也是能量的传播 , 响度能反映能量的大小 , 而响度的大小又与振幅的大小 、 距离的远近有关。 教育科学版 ► 类型二 声音的特性 例 3 [2020苏州 ] 一阵低沉的闷雷震得人心里发慌;远处好像有人在拉胡琴;一声刺耳的尖叫声使喧闹的人们陡然安静下来。 上述三种声现象中所强调的声音的特点依次是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 响度 音色 音调 [解析 ] 闷雷震得人心慌 , 是因为响度大 , 能量大;人能分辨出胡琴声是因为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刺耳尖叫声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点评 ]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 , 以考查三个特性的区别及应用为主;更细致地考查还涉及频率 、 超声波和次声波等。 教育科学版 例 4 如图 3- 2所示 ,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 , 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 , 拨动钢尺 , 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 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 , 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 , 虽然用同样 的 力 拨 动 钢 尺 , 却 听 不 到 声 音 , 这 是 由 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 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 20Hz 教育科学版 [解析 ] 发声体振动频率与发声体的长短 、 粗细 、 松紧程度有关 , 发声体越短 、 越细 、 越紧 , 其振动频率越高 , 音调越高。 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超过一定范围时频率会低于 20Hz, 这种声音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 , 所以听不到。 [点评 ] 这是用实验来验证: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 , 音调越高。 这一题很多学生会误以为是跟响度有关的实验。 教育科学版 ► 类型 三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例 5 [2020潍坊 ] 噪声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 , 控制噪声污染应防止噪声产生 、 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方面着手 , 下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 B 教育科学版 [解析 ] A、 C是防止噪声产生; D是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B的窗户用双层玻璃 , 把双层玻璃中的空气抽掉 , 阻断噪声传播。 [点评 ] 控制噪声从三个方面着手 , 即防止噪声的产生 —— 阻断噪声的传播 ——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控制噪声是有关环保的热门话题 , 也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热点 , 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搜集生活中有关环保的知识 , 拓宽知识面 ,增强环保意识。 教育科学版 2020/12/24 1 . 回声测距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障碍物 ( 如高山、建筑物的墙壁等 ) 要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具有足够大的声强,并且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差要大于 s。 声音在空气 ( 15 ℃ ) 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 ,因此要能辨别出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 17 m ( 利用 s =v t2计算得出 ) ,若小于 17 m ,则只能是感觉原声加强了,歌剧院、音乐厅等都要考虑回声。 教育科学版 2. 转化法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中的应用 探究声音的产生中所用到的方法是转换法或者叫转换放大法。 如判断咽喉发声时 , 可以用手触摸咽喉 ,这是将不易看到的振动转化为可以触摸的触觉 , 还可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可以看到水面溅起水花 , 或者让音叉与轻质的小球接触可以看到小球摆动 , 这都是转化放大法的应用。 65 教育科学版 66 教育科学版 考点聚焦 考点 1 温度及其测量 概念 温度表示物体的 ________程度 常用单位 摄氏 度;符 号: ℃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____℃ ,沸水的温度为 ____℃ ,它们之间分成 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____℃。 某地气温- ℃ 读做: 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测量工具 温度 计 (常 用液 体温 度计 )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量程 测量范围 分度值 一个小格代表的值 使用口诀 使用之前先观察,明了量程分度值; 泡全浸入被测液,丌碰容器底和壁; 进入液体要等候,示数稳定再读数; 读数泡留被测液,视线不柱上面平。 冷热 0 100 1 负 零下 67 教育科学版 考点 2 熔化和凝固 晶体 非晶体 丌同点 形态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没有规则的几 何外形 熔化 温度丌变 温度升高 凝固 温度丌变 温度降低 熔点、 凝固点 有熔点、凝固点,同种 晶体熔点和凝固点 ____ 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点 熔化过程中 ________热 凝固过程中 ________热 1.晶体和非晶体 相同 放 吸 68 教育科学版 (1)常见晶体物质:海波 、 冰 、 石英 、 水晶 、 食盐 、 明矾 、萘 、 各种金属。 (2)常见非晶体物质:松香 、 石蜡 、 玻璃 、 沥青 、 蜂蜡等。 [注意 ] (1)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 温度达到 ______(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 ② 继续吸热。 这是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 , 缺一不可。 (2)晶体凝固的条件: ① 温度达到 ________; ② 继续放热。 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 液体才能凝固。 (3)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 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例如:晶体在熔化或凝固 、 液体在沸腾时 , 温度保持不变 )。 熔点 凝固点 69 教育科学版 2.固体熔化和凝固的四个图像 (如图 7- 1所示 ) 70 教育科学版 考点 3 汽化和液化 1. 汽化: 物质从 ________态变为 ________态叫做汽化。 汽化包括 ________和 ________两种方式。 液 气 蒸发 沸腾 71 教育科学版 蒸发 沸腾 丌同点 发生部位 液体 ________ 液体 ____________同时发生 温度条件 在任何温度下 在沸点下 剧烈程度 缓慢汽化 剧烈汽化 温度变化 液体本身或周围 环境温度下降 液体温度丌变 影响因素 ① 液体温度的高低; ②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③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的快慢 液面上气压的大小影响沸点。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共同点 ① 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 , 属于 ________现象 ② 都需要 ____热 蒸发与沸腾的比较: 表面 表面和内部 汽化 吸 72 教育科学版 [注意 ] (1)蒸发吸热 , 有 ________作用。 (2)沸腾的条件: ① 温度达到 ________; ② 继续吸热。 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3) 沸腾曲线中水平线段所对应的温度是液体的________。 2. 液化: 物质从 ________态变为 ________态叫做液化。 液化有两种方法: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3. 汽化时要吸热 , 液化时要放热。 制冷 沸点 沸点 气 液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73 教育科学版 考点 4 升华和凝华 1. 升华: 物质从 ________态直接变成 ________态叫做升华。 2. 凝华: 物质从 ________态直接变成 ________态叫做凝华。 3. 升华时要吸热 , 凝华时要放热。 [注意 ] 碘 、 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等受热后直接升华 ,没有液化过程;放热后会直接凝华 , 没有凝固过程。 固 气 气 固 74 教育科学版 2020/12/24 物态变化 —— 三态六变图 (记忆秘诀 ) 75 教育科学版 [说明 ] (1)晶体熔化 、 凝固及液体沸腾时 , 都必须具备对应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 (温度达到熔点 、 凝固点 、 沸点 ),二是热量 (继续吸收或放出热量 ); (2)六种物态变化中三种 (熔化 、 汽化 、 升华 )吸热 , 三种 (凝固 、 液化 、 凝华 )放热。 (3)在熔点温度时 , 物质的状态有三个可能:固态 、 固液共存 、 液态。 76 教育科学版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例 1 [2020重庆 ] 图 7- 3是温度计的测量情形 , 其中体温计的读数为 ________℃。 77 教育科学版 [解析 ] 体温计的最小分度值是 ℃ , 读数准确到最小分度值 , 并估读下一位数字。 [点评 ] 日常应用的不同温度计使用方法及构造区别是此部分考查的热点 , 同时 ,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也是考查的重点。 78 教育科学版 ► 类型二 生活现象中的物态变化 例 2 [2020济宁 ]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 C 79 教育科学版 [解析 ] A是蒸发现象 , 要吸热有致冷作用; B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也是蒸发现象。 [点评 ] 对于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的区分及解释形成原因是考查的重点 ,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主要有:云 、 雨 、 雾 、雪 、 霜 、 露 、 雹等。 80 教育科学版 ► 类型三 物 态变 化中的吸 热 、放 热 例 3 [2020衡阳 ] 下列物态变化中 , 需要吸热的是 ( ) A. 凝固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华 C [解析 ] ABD都是物态变化中会放出热量的。 六种物态变化中 , 熔化 、 汽化 、 升华要吸收热量;凝固 、 液化 、凝华要放出热量。 [点评 ] 对于选择题目中的一些实例及其涉及的知识点 ,正确的要加强记忆 , 不正确的要知道错误的原因 , 并改正过来 , 同样可以当作知识点来掌握 , 这样长期累积 , 就可以拓宽学习物理的知识面 , 使视野更开阔 , 遇到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81 教育科学版 ► 类型四 物态变化的探究实验 例 4 [2020河南 ] 小聪在 “ 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 ” 实验中 , 所用装置如图 7- 5所示。 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 ,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82 教育科学版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 - 4 - 2 0 0 0 0 1 2 (1)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 其 “ 适当 ” 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晶体的熔点是 ________℃。 (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 2 min比最后 2 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 ________(选填 “ 强 ” 或 “ 弱 ” )造成的。 试管不接触烧杯底 试管中装有晶体的 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 0 弱 83 教育科学版 2020/12/24 知识纵横中的 “ 三态六变 ” 图是记忆和分析物态变化过程吸 、 放热的最好工具 , 图中物态由下向上变化 , 就是吸热过程 , 物态由上向下变化 , 就是放热过程。 教育科学版 教育科学版 考点聚焦 考点。20xx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ppt下载2
相关推荐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甘薯枣是如何加工成的。 产品特点,甘薯枣无核,味甜,耐贮运。 工艺流程:选料糖化上笼蒸薯去皮摊晾切块曝晒入模整形分级包装。 制作要点:选料糖化:将收获后的薯块去除病、烂,霉块和裂口大的薯块,存放一段时间,使其糖化,增加甜度。 上笼蒸薯:把糖化后的薯块用水洗干净,放入蒸笼里蒸熟。 注意耍蒸至薯块熟而不烂,内无白心为止。 去皮摊晾:先将蒸熟的薯块摊在干净的席上晾冷
时,两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的正确电路是( ) 【 解析 】 选B .A错在开关闭合后右灯短路;C错在无电源;D错在开关只能控制左边一盏灯;只有B是两灯串联,当开关 S闭合时,两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故选B . 如图所示,该电表的示数是 ( ) A. B. C. D. 【 解析 】 选 “ V” 可确认该电表为电压表;选择的量程为 0~ 3V,对应的分度值为 ,指针刚好偏转 9格,所以电压表示数为 .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甘薯汁饮料的生产工艺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C 含量居同类粮食之冠,在日本营养学家列举的 20 种抗癌食品中,甘薯居首位。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甘薯性味甘平,有补脾胃、益气力、养心神、强肾阳体的功效,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肿瘤的抵抗能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精米白面逐渐成为人们的主食,甘薯利用价值已被忽略。
数换成了百分数。 三、知识应用 1. 龙泉镇去年有小学生 2800人,今年比去年减少了 %。 今年有小学生多少人。 方法一: 2800- 2800 % = 2800- 14 = 2786(人) 答:今年有小学生 2786人。 方法二: 2800 ( 1- %) = 2800 % = 2786(人) 答:今年有小学生 2786人。 三、知识应用 ,被誉为 “ 杂交水稻之父 ”。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