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第2课时内容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等到他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 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着产生。 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 寿与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三、课堂延伸 ( 20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 13 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 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 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 “ 王氏诸少并佳,然闻 信.至,咸自矜持。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 鉴曰: “ 正此佳婿邪。 ”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 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 “ 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 “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 曾与人书云: “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 节选自《晋书 王羲之传》,有删改 ) 10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 不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 及长 , 辩 赡. 赡 : 丰富 B . 裕亦 目.羲之与王承 、 王悦为王氏三少 目 : 眼睛 C . 然闻 信.至 , 咸自矜持 信 : 信使 D . 孙绰 、 李充等皆以文义 冠.世 冠 : 位居第一 B 解析 “目”应为“看待,看做”之义。 11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 全都表明王羲之 “ 率性而为 ”性 格的一项是 (3 分 ) ( ) ① 飘若浮云 , 矫若惊龙 ②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 , 独若不闻 ③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 , 不乐在京师 ④ 羲之欣然写毕 , 笼鹅而归 , 甚以为乐 ⑤ 而羲之甚轻之 , 由是情好不协 ⑥ 止一吊 , 遂不重诣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⑥ D。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第2课时
相关推荐
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 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 遥知兄弟登高处 箫鼓追随春社近 清明时节雨纷纷 重阳节 社日 清明节 P95 • 【 二十四节气 】 • 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
词类活用 ( 1) 正.襟危坐: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 2) 顺流而 东.也: _____________ _______ _ _______ __ ( 3) 况吾与子 渔樵. .于江渚之上: 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 ( 4) 不知东方之既 白.: _________ _______ __ _______ _____
项, “ 于 ” 都是介词,表处所。 B项, “ 者 ” ,①用在表时间的词之后,有补充音节的作用;②代词,指“ …… 的地方 ”。 C项, “ 而 ” 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D项, “ 以 ” 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 答案 B 13 .对文中 “ 玄裳缟衣 ” 的 “ 孤鹤 ” 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象征身遭贬谪、孤独寂寥的作者本人。 B
1、着农业杂交高产品种不断推出和栽培水平的提高,粮食亩产不断刷新。 我国上世纪 50 年代由于氮肥的缺乏影响了粮食产量,氮肥的应用使得粮食产量显著提高;60 年代专家对土壤磷肥的缺乏有了深入研究,由于氮肥、磷肥的补充粮食产量“跨黄河,过长江”;70 年代土壤中钾肥成为最少养分,施用钾肥成为增产的关键。 从此,氮、磷、钾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认识及科学合理的应用。 专家研究表明,自 80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俯一仰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低头抬头。 胸怀抱负。 怀里抱着。 ( 5) 所以. .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古义:
米要求每 667 平方米有效穗数达到 45005000 穗,千粒重 300 克以上,单穗产量 210 克。 我州种植的当家品种 片直立,比较适宜密植,通过缩行增株可达到高产目的。 玉米行距由原来的 6570 厘米缩小为 55 厘米,增加播行,有利于小四轮中耕、锄草、开沟追肥;株距由原来的 33 厘米缩小为 25 厘米,地块两边的 23 行行距可定为 3335 厘米,每穴留双苗,以增加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