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控害减灾技术内容摘要:
2、宁或立克秀拌种(100 公斤种子用25%羟锈宁干拌种粉剂 150 克,或 20%立克秀湿拌种 100150 克)。 小麦三叶期用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亩喷药液量 75 公斤。 采用以上措施后,病田白穗率可压低到 相对防病效果为 比生产对照增产 ?穗率 2060%)采取小麦与双子叶作物轮作的方法,促使病菌自然消亡。 在冬麦区,与小麦适宜轮作的防病种植模式有:小麦复播豆类或芝麻或油葵棉花小麦;小麦复播棉花春播棉花小麦;小麦复播豆类或油葵油菜复播棉花小麦。 该类病田经一年轮作后,全蚀病白穗率可降低到 70,轮作两年后白穗率可下降到 30左右。 在生产中最好实行一年以上的轮作制。 ?穗率 60%以上)对于此类病田,可通过人为的措施加速和促进全蚀病衰退现象的早日到来。 方法上,应通过合理的营养配比和使用高效多元复配剂 实施。 施肥种类、用量等同轻病田。 重病田采用此项措施后,在一年内即可将重病田改造为衰退田,其白穗率为?,相对防病效果和增产率依次达 一旦出现病害衰退的田块,要连续种植小麦,特别珍惜衰退现象的持续利用。 经连年观察,促进衰退后的田块,白穗率一直控制在 1左右,亩产小麦 300 公斤以上。 ?该项防治体系在我国北方冬麦区的全蚀病发生地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查询。小麦全蚀病控害减灾技术
相关推荐
术人员及其特定权益进行保护是人类社会进入( A)社会后才全面发展的。 A. 资本主义社会 B. 封建社会 C. 社会主义社会 D. 奴隶社会 1 ( A)是知识产权的最本质特征,是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的根本区别所在 A. 客体的无形性 B. 权利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性 C. 法律效力在时空上的有限性 D. 相对垄断性 1 贸易的前提是( C) A. 资源稀缺 B. 扩大差距 C. 存在差距 D.
保密 参与招标 投标活动的各方应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中的商业和技术等秘密保密,违者应对由此造成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语言文字 除专用术语外,与招标投标有关的语言均使用中文。 必要时专用术语应附有中文注释。 计量单位 所有计量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13 踏勘现场(本次招标投标人自行踏勘现场) 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组织踏勘现场的,招标人按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时间
而来的个体 • 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称为二倍体 (2n);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统称为多倍体。 – 果蝇、玉米、洋葱就是二倍体。 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以上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 香蕉就是三倍体 – 马铃薯是四倍体 –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 八倍体的黑小麦 多倍体产生的原因 成因一 (主 ): 有丝分裂过程中 ,纺锤体形成受到破坏 . 成因二: ♀ 减数分裂
DNA在进行复制时发生错误 . (四 )基因突变的结果 常见突变性状: 棉花 正常枝 —— 短果枝 果蝇 红眼 —— 白眼 长翅 —— 残翅 家鸽 羽毛白色 —— 灰红色 人 正常色觉 —— 色盲 正常肤色 —— 白化病 基因突变的结果往往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即产生了新的基因 . (五 )基因突变的原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基因突变的原因 X射线、激光等 亚硝酸和碱基类似物等
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1.种群中突变的特点: 突变数很大、随机、不定向 2.种群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更多可遗传变异、不定向 例如:果蝇约有 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 10- 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 2 104 10- 5 个体 108 种群 =2 107 结论
CFTR蛋白 缺少苯丙氨酸 ,影响了 CFTR蛋白结构 使 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黏液增多,支气管管腔受阻,细菌大量繁殖,肺部功 能严重受损 编码跨膜蛋白( CFTR)的基因 缺失 了 3个碱基对 编码血红蛋白的 基因中一个碱基变化 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 红细胞成镰刀型 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 基因通过控制 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 性状。 控制 酶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