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控害减灾技术内容摘要:

2、宁或立克秀拌种(100 公斤种子用25%羟锈宁干拌种粉剂 150 克,或 20%立克秀湿拌种 100150 克)。 小麦三叶期用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亩喷药液量 75 公斤。 采用以上措施后,病田白穗率可压低到 相对防病效果为 比生产对照增产 ?穗率 2060%)采取小麦与双子叶作物轮作的方法,促使病菌自然消亡。 在冬麦区,与小麦适宜轮作的防病种植模式有:小麦复播豆类或芝麻或油葵棉花小麦;小麦复播棉花春播棉花小麦;小麦复播豆类或油葵油菜复播棉花小麦。 该类病田经一年轮作后,全蚀病白穗率可降低到 70,轮作两年后白穗率可下降到 30左右。 在生产中最好实行一年以上的轮作制。 ?穗率 60%以上)对于此类病田,可通过人为的措施加速和促进全蚀病衰退现象的早日到来。 方法上,应通过合理的营养配比和使用高效多元复配剂 实施。 施肥种类、用量等同轻病田。 重病田采用此项措施后,在一年内即可将重病田改造为衰退田,其白穗率为?,相对防病效果和增产率依次达 一旦出现病害衰退的田块,要连续种植小麦,特别珍惜衰退现象的持续利用。 经连年观察,促进衰退后的田块,白穗率一直控制在 1左右,亩产小麦 300 公斤以上。 ?该项防治体系在我国北方冬麦区的全蚀病发生地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