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专业施工工艺手册内容摘要:

钢筋的规格、数量、材质、尺寸、弯钩、搭接 等 和模板尺寸满足要求后,还要对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进行检查,确保在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整体结构稳定、安全。 预留孔洞、安装埋件等必须牢固可靠,大跨度的板或梁按照规范要求起拱,各相对尺寸、整体尺寸、相对高程及绝对高程的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的质量标准满足设计和规范 要求。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照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留置试块。 混凝土浇筑完成终凝后开始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和养护时间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环境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严格执行。 模板及对拉杆件拆除 板墙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拆模条件后开始拆除模板,首先拆除紧固件、卡件后再拆除脚手管、方木等加固支撑,再拆除模板。 模板和支撑拆除后,墙面只剩余对拉螺杆和塑料端头卡套,拆除对拉螺杆时采用小锤轻轻敲击螺杆根部,松动后采用管钳逆时针旋转解除丝扣连接后,直接 抽出即可。 如下 图: 螺纹对拉螺杆 塑料端头卡套 13 抽出对拉螺杆后墙面只剩塑料端头卡套的情形: 拆除卡套:采用小锤轻轻敲击震动卡套,松动后采用尖嘴钳夹住卡套内壁取出卡套。 卡套取出后对孔洞内进行吹扫清理,清理完成后采用干硬性无收缩或微膨胀水泥防水砂浆填塞密实。 外观验收及细部处理 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完成后,应对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尺寸、预留孔洞及埋件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不能存在影响结构和设计及设备安装运行的缺陷。 对于已经出现的影响结构安全和设备安装运行的缺陷按照相关程序进卡套取出后的对拉孔 封堵完成后的板墙对拉螺栓孔 塑料端头卡套 移除螺杆后的对拉螺杆孔洞 14 行处理。 对于出现的漏浆、拼缝变形、施工缝结合不严密、面层气泡、允许出现的少量蜂窝马面等缺陷,要按照处理方案进行细部处理,确保达到预期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 3. 混凝土外观工艺 图例 混凝土外观要求 表面平整光滑,线条规则分明,外观色泽一致;轴线体型尺寸准确;大截面、变截面结构、线条规则,棱角分明;梁柱接头通顺,无明显槎痕;混凝土内实外光,消除了蜂窝麻面及气泡质量通病;预埋件、预埋螺栓套管表面平整,尺寸准确;对拉螺栓位置排列整齐,模板拼缝有规律。 混凝土表面不应受损和污染。 外观工艺图例 混凝土外观整体效果 15 引风机支架清水混凝土整体效果 主厂房框架清水混凝土效果 16 圆 弧 角 效 果 清水混凝土牛腿及柱梁接槎阴阳角 17 主变防火墙清水混凝土效果 二、 装饰装修工程 拼缝油漆涂刷及效果图 18 1.楼地面工程 整体楼地面 施工工艺流程 楼 (地)面基层清理 —— 洒水湿润 — 做标筋 — 摊铺压光 施工工艺控制 ( 1)楼地面施工前必须先清理楼板表面的浮土和杂物并洒水湿润。 预测标高、确定统一基准点后,再按设计的坡度、坡向测量找平。 ( 2)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面层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混凝土地面接缝应均匀顺直、完整、无损。 表面无空鼓裂纹(空鼓面积小于 400cm2,且每间不多于 2 处);应洁净,无麻面、起砂、脱皮、印痕、轮痕,平整度≤ 4mm;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缝格平直偏差≤ 3mm。 ( 3)水泥砂 浆踢脚线与墙面应紧密结合,上口平直、高度一致,出墙厚度均匀(局部空鼓长度不大于 300mm,且每间不多于 2 处)。 ( 4)面层施工前,先做好样板,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施工时,先测基层标高放线。 ( 5)有地漏的面层,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泛水、不渗漏、与地漏(管道)结合处严密。 ( 6)挡水沿的设置,必须方正、平直、宽度一致,与邻近基础平行或垂直,表面光滑、线角清晰。 圆形挡水坎要圆滑、均匀。 挡水沿高度不得小于 10cm。 ( 7)地面完成后擦去表面污物,未达到强度禁止踩踏及堆放重物。 ( 8)对设备基础、框架柱周围 要设置沉降逢,整体楼地面按标准设置伸缩缝。 19 整体地面分隔缝设置顺直、角楞整齐、光滑,均匀一致 厂房整体混凝土地面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 20 厂房整体混凝土地面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 彩色耐磨地面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一致 板块楼地面 21 施工工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