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贮藏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薯贮藏中易发生的问题甘薯在贮藏期间易发生冷害、发芽和腐烂。 甘薯性喜温怕寒冷潮湿,贮藏适温1014,相对湿度 80左右。 低于 10易发生冷害,表皮出现凹陷斑块,导致腐烂。 甘薯无生理休眠期,贮藏期间如果温度较高(1520),相对湿度85以上,通风不好,会随时发芽。 发芽消耗内部营养,导致不能食用。 甘薯表皮薄,收获时易受破伤,受伤的薯块,易受病菌侵染,贮藏时破伤染菌的薯块,如遇高温多湿,极易变质腐烂。 1525时易发生软腐病,2327时易发生黑斑病。 二、来贮藏的薯窖,应清扫干净,认真消毒,通常是用硫磺熏蒸消毒,按每平方米 515 克多点燃烧,密闭熏蒸 24 小时,然后充分通风。 薯易遭受 2、冷害,须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的气温应是 1215,不能低于 10。 收获当天稍经晾晒就要装筐(箱)包装好入贮,不能在外过夜,以防夜间低温遭受冷害或淋雨,造成甘薯腐烂。 来长期贮藏的甘薯,要严格选择,要把破伤、霜冻、水泡、病虫危害的薯块剔除去,选择大小适中、无伤、无病的优良薯块进行贮藏。 为防止染病,可用 70甲基托布津 100 倍液浸泡薯块 3 分钟,捞出晾干后入贮。 体做法是:采收后立即在温度为 3035、相对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处理 46 天,失水率 2%6%,这样可使甘薯被破坏的表面保护结构得以恢复。 愈伤应在贮藏室或窖内进行,愈伤一旦完成即应改为正常贮藏的温湿度条件,以后不再搬动,以防止造成新的创伤。 薯贮藏期间要加强管理。 入贮初期,若库温高,湿度大,易使薯块发芽或染病。 所以,应开机通风,降温排湿。 贮藏中期,外温很低,甘薯易遭受冷害,此期应适当保温(保持 12以上),避免受低温危害。 如果使用窖藏甘薯,应注意:贮藏后期,外部天气回暖,气温逐渐回升,甘薯呼吸作用增强,此时,窖内应加强通风,防止因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累积造成闷窖烂薯。 薯入窖容量不可超过 2/3,留出空间,以利通风排湿,防止闷窖。 贮期温度以 1014为宜,加强通风排湿,相对湿度控制在 80左右,防冻、防闷、防烂。 贮藏中如发现病薯应立即拣出,以防蔓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