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套种草菇效益增内容摘要:

1、以利用玉米茎叶做天然遮荫屏障,依赖太阳的辐射热和原料发酵产生的热,以满足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量,且大面积栽培不受条件和设备的限制。 现将玉米套种草菇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原料的酿制及发酵处理。 选择优质无霉变的棉籽壳、麦秸、玉米秆、棉花秆及稻草等,根据不同的原料,分别采用粉碎、碾扎、切段等处理。 各种培养料配制:麦秸粉、玉米秆、棉籽壳或棉花秆粉各 29%,用 5%的石灰粉拌匀后,再加入辅料玉米面、豆饼、磷肥各 3%,经充分拌匀后发酵,一般堆高 60米,覆盖塑料膜,气温低时要加盖草帘。 第二天堆温在 40第三天可达到 60左右时,再翻堆 1 次,一般发酵 4,菌灵(浓度为 50%),并翻拌均匀。 2、二、玉米套种草菇技术1、场地选择:场地要选在地势较高、平坦、不积水、水源方便、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大面积玉米地里。 2、玉米的种植方式:玉米按常规法种植,下种前施足底肥,浇足底水,耕耙平整,按等行距 66 厘米,株距 33 厘米,每亩留 3000 株。 或者采用宽窄行,行宽66 厘米,株距 55 厘米,每亩留 3000 株。 挖窝或开沟点播均可。 3、菇床制作:当玉米株高 1 米左右,将玉米行间的土铲出培在垄边上,做成宽46米,深 20 厘米,长度以玉米畦长或便于管理而定。 临播种前 3,在床内浇透底水。 在床底土稍干后,在床底撒一层石灰粉即可。 4、播种:将已配制好的培养料,按每平方米下料 20 公斤计算铺 3、在菇床上,把表面修整成中间稍高,两边稍低,畦显弧形后,将菌种撒播在表面或分层播种。 播种量为干培养料的 10%或多些。 靠边缘 5米处播种量要多些,然后稍加拍实,上盖塑料膜或草被。 5、草菇的管理:草菇生产周期短,种至收只需 12。 管理好坏会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特别是控制好温度、湿度,对菌丝和子实体生育很重要。 菌丝阶段的管理。 播种后第二天培养料开始发酵而产生热量,菌丝开始萌芽,温度也逐步上升,在 3内,料堆中心温度可达 40这时应掀起塑料膜通风降温。 当高温维持 4后,温度便开始下降,当降至 35时,菌丝开始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 此时要特别注意各种病菌的污染,要勤检查,及时防治。 出菇后的管理。 草菇出菇后 4、生长很快,管理时间短,这个阶段所需要的温度,应保持在 26比菌丝阶段略低 4这时相对湿度要求达到 85但如果培养料水分含量过大,会导致培养料通气不良,料温上升缓慢,影响菌菇生育,甚至发酸、霉烂、发臭。 但如果培养料水分含量低于 60%时,会使料温增高,菌丝萎缩干枯,出菇量减少。 因此,出菇后湿度控制比温度还重要。 浇水时要注意:首先不可用大水浇灌,要采取喷浇方式,喷水量不宜太大,喷水次数要根据培养料的湿度和气候情况而定,一般为 1。 其次是喷水时要注意水温,如水温太低容易降低料温,影响产菇量,最好是把深水井的水盛入缸内,待水温与空间温度一致后再用。 再次要检查培养料的酸碱度,一般要求为 8 低,在喷水中加入一些石灰水,以调整酸碱度。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