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稻区均可推广应用。 它省水、省种、省肥、省秧田,水稻可提早成熟 35 天,产量增加 10%18%。 一、翻 1520 厘米,灌水泡田 23 天。 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5001000 公斤,磷酸二铵和尿素各 10 公斤,硫酸钾 10 公斤。 插期日平均温度应稳定在 13以上,秧龄2735 天、叶龄 比较适宜。 013 厘米,南方为 2610 厘米。 常规稻每穴插23 苗,杂交稻每穴插 12 苗。 二、 周内施,每亩施 34 公斤尿素。 穗肥在孕穗期施,每亩施 3 公斤尿素、7 公斤硫酸钾。 齐穗后,每亩用磷酸二氢钾 斤加水 60 公斤根外施肥。 5 天内,田面保持 34 厘米的浅水层 2、。 分蘖末期至拔节期,苗苗数达到 30 万35 万苗时,排水露田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在幼穗分化期至抽穗期,灌水深 35 厘米。 灌浆期至黄熟期,于干湿湿,以利养根保叶,增加光合产物,提高千粒重。 周内杂草一叶一心时,每亩用 100 克丁草胺加水 200 克稀释,喷洒在 20 公斤过筛的干细土中,搅拌均匀,堆闷 6 个小时后撒施。 施药时田中灌 36 厘米深的水层。 维持 4 天不排水。 如缺水可以补充。 第 5 天正常灌溉。 插后 15 天左右中耕除草 1 次。 中后期人工拔草,做到地净苗清。 化螟、稻飞虱,每亩用 40%乐果 100 克加水 70 公斤喷雾。 稻瘟病防治,每亩用 75%三环唑可湿粉加水 75 升喷雾。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