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gps和gprs远程定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内容摘要:
........................................................................ 45 浙江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 第 1 章 绪 论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曾经风靡全球的定位系统 [1](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缩写 GPS。 现在定位技术发展相当成熟的年代, GPS 定位技术 [2]仍然是一块不朽的丰碑,其研究意义仍然具有代表性。 对 GPS 定位系统的不断研究可以使定位系统不断的向小型化,智能化与多功能化发展。 研究背景 信息革命时代,高精度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3]发展迅速,应用范围愈来愈广。 GPS定位系统可以比比喻成一个在太空中的设置的无线导航台,该系统是由 24 颗定位卫星组成 [4],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 为地球上的各种客户确定 其 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的经纬度以及海拔高度等数据信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即一个按相应分布原理分布在地球上空的 24 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 这样的卫星系统,保证 了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面位置上在同一时刻都可以同时检测到 4 颗或 4 颗以上的卫星 ,从而保证卫星可以准确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度、纬度、高度、速度等信息 ,迅速实现卫星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 [5]。 还可用于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导航,按指定路线精确抵达目的地。 有效的降低了用户为了寻找目的地而付出的资源浪费 , 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业效率、科学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 量 [2]。 研究意义 课题研究的基于 GPS 与 GPRS 的定位系统的 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基于不同的领域都是有其相适应的研究意义,下面 简单的介绍一下课题研究的 几点意义: 车船防盗系统: GPS 定位技术可以应用于汽车、轮船等交通设备的防盗系统 [6]。 安装该防盗系统终端在 汽车、船只等设备上面,该终端能够自由的获取 GPS 的定位信息,在该设备被盗的情况下就可以向终端发送定位请求,这样就可以通过接收到由终端传来的 GPS 定位信息,寻找丢失的车辆与船只等。 导航系统:凭借 GPS 的定位系统具有全球、全天候工作、高精度定位、观测时间短浙江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等特点,在海上作业、陆路运输、野外勘测等其他行业都承担着导航定位的重任。 其他领域:除了防盗系统,导航定位系统在其他的领域也同样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例如 ,该定位系统为游客们在出门旅游时也提供了相当的便捷与安全。 在测绘领域也大有作为 [7],为工程师们提供便捷服务。 市场价值:随着互联网技术 [8]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精度的定位电子产品以及相关技术将不断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的产品中。 随着相关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的普及,该技术也将拥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国内外发展状况 美国 GPS: GPS 是由美国国防部在 1970 年代初开始设计与研发,直到 1993 年才基本全部建成 [9]。 美国政府在 1994 年宣布在未来 10 年内会免费向世界各国提供 GPS使用权限,由于军事原因,美国也只会提供精度相对较低的定位信息 [10]。 这样的定位系统也等价于为美国设计了一个退路,如果发生了军事战争,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安全,完全可以关闭对该地区的使用权。 GPS 导航定位技术的研究,国内外的水平都是参差不齐 ,下面简单的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的卫星定位技术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起 步较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才开始从国外引进卫星导航技术,但我国的卫星定位技术发展却非常的迅速。 现 基本已经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初期 的时候,我们引进的定位技术主要用于工程测量,石油勘测等大型项目上面 [11]。 在 80 年代末期的时候我国又再次的引进 GPS 定位技术,并开始自己研发基于 GPS 的定位系统,该技术还只是作用于小部分部分产业,但是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到上个世纪末期,中国就开始研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并在 2020 年 6 月份,已经成功发射了覆盖整个亚洲的 3 个同步卫星,该定位卫星主要用于国家安全领域,还没有发展到民用领域。 这三颗卫星就标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的诞生, “北斗 ”导航系统 [12]的诞生。 发展中国自己的导航定位 系统, 2020 年 10 月 31 日和同年的 12 月 21 日,我国成功的发射了两颗北斗一号卫星,由这两颗北斗卫星构成的独特的 “双星有源定位系统 ”。 第三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与 2020 年 5 月 25 日。 它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备用卫星,这三颗卫星组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 浙江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国外发展状况 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是美国研制的子午仪 (Transit)卫星导航系统 ,又称为海军导航卫星系统 (Navy Nva1gation Satellite System[13]),于 1964 年正式投入使用 ,主要为美国海军服务 ,子午仪系统有 46 颗卫星组成导航卫星网 [14]。 卫星轨道是近似圆形的极轨道 ,每个轨道上有一颗卫星 ,卫星沿南北方向运行 ,轨道高约 1100 公里 ,卫星绕地球一周的运行周期约为 107 分钟 ,子午仪系统能在全球范围内 ,全天候实现二维 (经度、纬度 )定位 ,航行定位精度 海里 ,缺点是不能连续定位 ,一次定位的时间又较长 ,且不能确定用户位置的高度 ,因此限制了飞机等用户的使用。 为 更好地为军方 和人民 提供高质量的定位信息 , 最后美国决定于 1973 年开始研制一种新型卫星定位系统 [15], 并且命名为全球定位 系统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简称GPS。 1978 年之后 ,一些北大西洋组织的国家和澳大利亚也参加了 GPS 计划,并于 1993年全部建成 [16]。 为 不受美国的限制, 1999 年欧洲空间局提出并计划,准备发射 30 颗卫星,为满足欧洲的海陆空导航系统等作用的定位系统, 该系统就组成 “伽利略 ”卫星定位系统 [17]。 日本研究了一种区域性卫星导航和气象导航双重功能的导航系统 [18]。 该系统用两颗同步卫星 : 一颗是通信卫星 , 保持飞机或船舰与地面站的通信联络 ; 另一颗是气象卫星 , 用户及地面站可接收其信号 , 用来协助选择最佳航线。 通过 两颗卫星发出的信号的应答 , 可 实现准确定位。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款定位系统的终端性能的设计主要决定于 GPS 定位芯片的选取,以及主控中心器材性能的选择。 现在大部分的定位终端的设计基本都是基于嵌入式方案实现的。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为了降低开发成本,主要是采用一款传统 51 内核的STC12 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 采取这样 STC12 单片机不仅克服了使用普通单片机功能单一,资源分配不合理,或者避免使用更高端单片机的资源的浪费,从而可以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还可以使系 统资源得到合理优化。 本课题研究内容:设计时 GPS 定位系统采用的是 STC12C5A60S 单片机作为主控器, U_Blox Neo 6M作为定位信息接收模块, SIM300 作为通信模块芯片,这样的搭配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 实现功能是通过 U_Blox 接收 GPS 定位信息,单片机通过串口接收浙江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 并且处理来自 GPS 的信息数据,处理好的数据然后通过单片机的另一个串口发送给 SIM300 模块,该模块就可以将接收到定位数据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手机。 这样就实现了定位及定位信息发送的功能。 文章整体结构 本文共分为 7 章,各章的主 要内容如下: 第 1 章:绪论。 主要介绍 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应用现状,以及论文所需要完成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整个组织结构。 第 2 章 :定位系统的相关技术介绍。 本章是论文的第一个重点,主要是全方位介绍与定位系统相关的技术 ,简单分析了现在最流行的 GPS 卫星定位系统相关定位技术,分别从几个 方面对这四个定位系统作简单的比较分析,完成分析过后然后再列出课题 选择的 GPS 定位系统的相对优势。 章节最后 对 GPS 定位系统的通信协议进行介绍与学习。 第 3 章:系统总体设计。 对 第 2 章 GPS 定位系统展开的全方位介绍, 本章将继续围绕课题 的第 2 个重点:定位系统总体设计框架与思路。 了解系统需求, 基于系统设计原则对系统整体结构进行 详细说明。 这一 章从系统功能、系统组成部分、系统设计方案的选取 及定位终端硬件模块的选取 这四个方面为突破口 进行突破。 第 4 章:系统硬件设计。 充分了解系统的功能及组成部分后,本章主要阐述了定位终端的硬件设计与实现过程。 这一 章主要从系统终端总体硬件结构图、单片机控制模块选材与电路设计、 GPS 接收模块选材与电路设计、 SIM300 模块选材与电路设计、电源模块设计、串口模块设计、 LCD 显示 模块设计等,全面介绍定位终端硬件结构设计。 第 5 章:系统软件设计。 基于硬件电路设计的基础上,下面 主要任务就是通 过单片机编写主控制程序。 主控制程序编写设计模块 分别从定位系统总体软件结构设计、 MCU控制模块的主要功能及流程设计、 GPS 模块的主要功能及流程设计、 SIM300 模块的主要功能与设计、 LCD 显示模块的功能与设计、串口操作模块设计来进行主控程序的说明与实现。 第 6 章:系统测试过程。 整个系统的 设计和 以及最后的调试都是重要的 环节。 调试和测试在整个 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只有在不断的调试当中才会发现错误并及时修改程序以达到最佳效果。 本次调试分为硬件和软件调试两大部分。 第 7 章: 本次毕业设计的工作 总结 、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继续研究的 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围绕着设计课题的 研究背景和意义,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论文的整体结构以及各章节所涉及的内容,为后续章节的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浙江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6 第 2 章 定位系统相关技术 . 美国 GPS 定位系统 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 System), 美国国防部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制定的研究计划,该计划耗资 200 多亿美元 且历时 20 年, 于 1994 年正式完 成了该计划。 也就是宣布了一个具有在海陆空都能全方位的、全天候的、高效的进行定位导航的空间卫星系统的诞生。 该定位系统不是凭空而建的,而是基于美国当时军方使用的海军导航卫星系统 (Navy Nva1gation Satellite System)又重新研制的更加全方位的定位卫星系统。 按照现在的 GPS 定位系统的数据资料显示,该定位系统在地球上空 20200 公里的空间分布了 24 颗定位卫星。 这 24 颗卫星群还包含了 3 颗备用卫星,它们都是绕组地球以近似圆形的轨道运行, 24 颗定位卫星平均分布在 6 个空间轨道上面,每个轨道的倾角大约为 55 度,每颗卫星的运行周期大概为 11 小时 58 分钟。 这 24 颗卫星的分布准则是保证我们在地球上面任何地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 4 颗或 4 颗以上的定期卫星,这样才能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全方位及全天候性。 随着 GPS 定位系统日益完善,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成为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技术。 GPS系统组成 GPS 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空间组成部分、地面监控部分、 GPS 接收用户部分。 下面简单的从这三个部分作简要说明。 ( 1)空间组成部分:这部分即是由空间分布的 24 颗卫星群组成的,通常记为( 21+3)GPS 卫星群。 24 颗卫星群还包含了 3 颗备用卫星,它们都是绕组地球以近似圆形的轨道运行, 24 颗定位卫星平均分布在 6 个空间轨道上面,每个空间轨道的倾角大约为 55度左右,每颗卫星的运行周期大概为 11 小时 58 分钟。 站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的观测者 ,每次大约时隔 4 分钟就会见到同一颗定位卫星。 处于地球表面以上可观察到的卫星的数量会随着时间或地点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但是最少可观察到 4颗 ,最多甚至可到 11 颗卫星。 3 颗备用卫星,会在卫星发生故障的时候,根据指挥部的指令与发生故障的卫星进行替换 ,这就为 GPS 空间部分能够正常高效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2)地面监控部分: GPS 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主要由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浙江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 站组成。 GPS 地面监控站主要由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 [19]组成,具体如图 21 所示。 主控站主要是管理、协调地面监控系统各部分的工作,采集各监测站的数据信息,编制导航电文数据,并送往注入站。 注入站再将卫星的星历注入 GPS 卫星,监控该卫星的运行状态,并向该卫星发送控制指令信息;卫星维护与异常情况的处理。 主控站根据各监测站对 GPS 卫星的观测数据,计算各卫星的轨道参数、钟 差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编制成导航电文,传送到注入站,再由注入站将主控站发来的导航电文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器中去。 如果某地面站发生故障,那么在卫星中预存的导航信息还可用一段时间,但是导航精度会降低。 注 入 站无线信号监 测 站无线信号主 控 制 器无线信号无。毕业设计论文-基于gps和gprs远程定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相关推荐
排三灌”管水法 一、三排一排:在水稻分蘖临界期到倒二叶露尖期(抽穗前 20 天),应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生长。 禾苗长势旺,叶色深绿的田块以及肥田、冷浸田要重晒,促其叶色褪淡;禾苗生长较差的田块以及瘦田,地下水位低的田块应进行多次轻晒,晒露结合,程度以田间不陷脚为好。 二排:在水稻抽穗前 57 天到抽穗期,进行第二次排水,以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三排:水稻进入黄熟期后
通滤波器的技术指标转换成相应的模拟低通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3)按照模拟低通滤波器的技术指标设计过渡模拟低通滤波器。 (4)用所选的转换方法,将模拟滤波器 )(sHa 转换成数字低通滤波器系统函数 )(zH。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流程图如下: 图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步骤流程图 成熟的 数字 滤波器设计方法主要有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 用脉冲相应不变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 一
排三灌”管水措施 一、三排一排:在水稻分蘖临界期到倒二叶露尖期(抽穗前 20 天),应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生长。 禾苗长势旺,叶色深绿的田块以及肥田、冷浸田要重晒,促其叶色褪淡;禾苗生长较差的田块以及瘦田,地下水位低的田块应进行多次轻晒,晒露结合,程度以田间不陷脚为好。 二排:在水稻抽穗前 57 天到抽穗期,进行第二次排水,以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三排
1、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前的一段时期,中稻一般为2536 天。 )生育特点此时期内一方面以茎秆伸长为中心,完成最后几片叶和根系等营养器官生长,另一方面进行以幼穗分化为中心的生殖生长。 在此期内有的分蘖逐渐死亡,总茎蘖数较前期下降,因此是保蘖、增穗的重要时期。 由于幼穗发育,主要是颖花分化,分化的颖花又不能完全结实,故这段时期又是增花增粒、保花增粒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为灌浆结实奠定基础的时期。
钢支架结构。 临时供电在施工准备期间同当地电力部门联系,电源从就近的高压线上引入。 引入动力电的同时,考虑到施突然停电的等因素,驻地配备2台120KW发电机。 临时供水沿线有较丰富的地下水,生产、生活用水可采用打井取水,本工程拟打井1口分别在驻地内,达到150m3/h的供水量,井点设在生产区混凝土工厂内,利用水塔、多级泵和水管路来完成沿线各生产、生活点用水需要。
究生培养方案( 2020版)》特制定本手册。 教盅炬逐猩厉咨恋际寞帐恩虫桥祝怂朵阀由障茬埔盐癸础灯譬阳互 邻吨谊望喂郝锦蘑巢榆藏面湖踊莹壹勿捉叫娱萧妄畦识釉稗斑竹辞获油尺奎俏猿 ,,,,审批学位 四川大学 MBA论文工作手册 4前言学位论文是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锻炼和考核,也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规范学位论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