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重抓五措施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单一的营养生长阶段,是促进根系下扎、防苗病、促进早发,进而达到早现蕾的重要生育时期。 地膜棉的田间管理主要有:及时放苗,中耕松土,查苗补苗,防病治虫,间苗定苗等。 各地的棉农对棉花的苗期管理都有很多经验,值得推广,现总结如下:早放苗,晚堵孔。 当 50的棉苗出土后,子叶平展转绿时即可分批放苗。 放苗的原则是:晴天早晚放,阴天全天突击放。 有些棉农放早不敢,放大偏晚,棉苗在膜下呆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形成高脚苗和病苗,甚至遇中午高温棉苗受日灼死亡,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晚堵放苗孔,主要是针对预防苗病而来,七星多抗棉虽有抗病能力,但在长时间的低温、多雨、阴冷的环境条件下,也易感病。 因此,在土壤湿 2、度大时,晚堵放苗孔进行通风晾晒,是棉花防苗病的有力措施。 移栽补苗:全苗是丰收的基础,应抓住苗后降雨的大好时机,抓紧查苗补苗,地膜棉缺苗 23 成的可采用带土大苗移栽,选择大小一致 12 片真叶健壮的棉苗用移苗器移栽,13 厘米的移苗器要蹬尽,保证土台深度,这样移栽的棉苗成活率可达 100。 间苗、定苗。 基本全苗后立即间苗,穴播的可留 2 株健苗,条播间苗要做到叶不挨叶。 播种量小的可间苗、定苗一次完成,如果苗病较重,盐碱地棉田,定苗时间应适当推迟,以出现 34 片真叶时定苗为宜,七星多抗棉间苗以一片真叶、定苗以 3 片真叶为宜。 中耕培土:棉花出苗后,要及时跟上中耕培土,做到早中耕、勤中耕、深中耕,先浅后深,多雨低温时宜加深,3 片真叶前中耕深度由 34 厘米逐渐加深到69 厘米,4 片真叶后直到现蕾开花,加深到 1215 厘米。 苗期追肥。 我们一般不提倡苗期追肥,理由是底肥已施足,未施上底肥的此时追肥需要在植株间 10 厘米处深施 910 厘米,施后深埋。 播前整地时一定要施足底肥,做到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调整氮肥,稳施磷肥,补充微肥,在定苗前后结合治虫喷施一次 600 倍液的生态源叶面肥效果很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