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重抓五措施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单一的营养生长阶段,是促进根系下扎、防苗病、促进早发,进而达到早现蕾的重要生育时期。 地膜棉的田间管理主要有:及时放苗,中耕松土,查苗补苗,防病治虫,间苗定苗等。 各地的棉农对棉花的苗期管理都有很多经验,值得推广,现总结如下:早放苗,晚堵孔。 当 50的棉苗出土后,子叶平展转绿时即可分批放苗。 放苗的原则是:晴天早晚放,阴天全天突击放。 有些棉农放早不敢,放大偏晚,棉苗在膜下呆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形成高脚苗和病苗,甚至遇中午高温棉苗受日灼死亡,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晚堵放苗孔,主要是针对预防苗病而来,七星多抗棉虽有抗病能力,但在长时间的低温、多雨、阴冷的环境条件下,也易感病。 因此,在土壤湿 2、度大时,晚堵放苗孔进行通风晾晒,是棉花防苗病的有力措施。 移栽补苗:全苗是丰收的基础,应抓住苗后降雨的大好时机,抓紧查苗补苗,地膜棉缺苗 23 成的可采用带土大苗移栽,选择大小一致 12 片真叶健壮的棉苗用移苗器移栽,13 厘米的移苗器要蹬尽,保证土台深度,这样移栽的棉苗成活率可达 100。 间苗、定苗。 基本全苗后立即间苗,穴播的可留 2 株健苗,条播间苗要做到叶不挨叶。 播种量小的可间苗、定苗一次完成,如果苗病较重,盐碱地棉田,定苗时间应适当推迟,以出现 34 片真叶时定苗为宜,七星多抗棉间苗以一片真叶、定苗以 3 片真叶为宜。 中耕培土:棉花出苗后,要及时跟上中耕培土,做到早中耕、勤中耕、深中耕,先浅后深,多雨低温时宜加深,3 片真叶前中耕深度由 34 厘米逐渐加深到69 厘米,4 片真叶后直到现蕾开花,加深到 1215 厘米。 苗期追肥。 我们一般不提倡苗期追肥,理由是底肥已施足,未施上底肥的此时追肥需要在植株间 10 厘米处深施 910 厘米,施后深埋。 播前整地时一定要施足底肥,做到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调整氮肥,稳施磷肥,补充微肥,在定苗前后结合治虫喷施一次 600 倍液的生态源叶面肥效果很好。 专利查询。棉花苗期重抓五措施
相关推荐
善。 湖北省 计量 检验机 构计量 检验收费标准计划于 2020年 5月出台, 计量检 验收费 比以往涨幅平均为 34 倍,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强 计量检 验机构的 盈利能力和自我发 展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企业加强自身计 量校准 意识,自我消除计量校准成本上升的 11 力。 按照我国加入 WTO 的承诺,检验服务市场将在未来两年内 有步骤地 对外开放。 国际著名的从事第三方公正检验业务的机构不到 10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归纳起来主要有根病和叶病两种类型,根病常导致出苗前的烂子、烂芽和出苗后的根腐与茎基腐是造成棉田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等;叶病为害棉苗的子叶、真叶和茎,严重时茎顶端和叶片凋枯脱落,常见的有黑斑病、褐斑病、棉苗疫病、茎枯病等。 本片重点概述介绍几种苗期发生普遍而为害严重病害的发病规律,识别诊断及农业、药剂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膜下滴灌是一项节水新技术,能人为控制灌量及田间小气候,极大缓解新疆头水用水的紧张局面,并可控制棉花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利于塑造理想株型,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 尽管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滴灌地棉花普遍吐絮早、品质好、产量高。 同时在特殊气候条件下,滴灌都显示出了特有的抗寒性,在遇到春秋低温的特殊气候,生长发育正常,丰产、稳产性强,成熟期相对集中。 一
生活动,在人生活动中体悟生活,教学做合一,在写作实践中提高作文能力,是本研究的又一原则。 课题组成员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边进行课题实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地满足和不断地引起学生写作的需要和学习 的兴趣;每位语文教师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理论,同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理论。 ( 3)整体性原则。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开展作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施氮肥:尿素具有破坏昆虫几丁质的作用,在棉花蚜虫(特别是伏蚜)发生时,用尿素、洗衣粉及水按 41400 的比例混合配制成“洗尿合剂”喷施,具有明显杀灭效果。 喷施磷肥:在棉铃虫成虫发生期,用 1%2%过磷酸钙浸出液作叶面喷肥,可使草酸变为草酸钙而失去对棉铃虫的引诱力。 每次喷磷的持效期一般为 23 天。 喷施钾肥:用草木灰 10 公斤,对水 50 公斤,浸泡 24 小时后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