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金融考试]财务管理课后练习参考答案内容摘要:
的标准,填写下表并作出决策, 项 目 追加新产品前追加新产品后(方案1)追加新产品后(方案2) 每股收益 总杠杆【解析】(1)增加新产品生产前的每年的息税前营业利润 1000100040%100=500(万元) (2)确定增加新产品生产后的每年的息税前营业利润 新设备折旧=80(110%)/10=(万元) 新设备投产后的固定成本=100+16+=(万元) 1200120040%=(万元) (3)确定追加股票筹资和追加负债筹资的每股收益相等的销售额 =S=(万元)(4) 项 目. 追加新产品前 追加新产品后(方案1) 追加新产品后(方案2) 每股收益 总杠杆 投产前的总杠杆系数=(1000100040%)/(1000100040%10080010%)=投产前的每股收益==投产后采用负债筹资的总杠杆系数=(1200120040%)/(1200120040%10%)=投产后采用负债筹资的每股收益==(元/股)投产后采用股票筹资的总杠杆系数=(1200120040%)/(1200120040%10%)=投产后采用股票筹资的每股收益==(元/股) 两种方案均比原有的总杠杆系数降低了,且采用负债筹资可以使公司的每股收益较高,所以应采用方案1。 第五章思考题1. 试述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程序。 答:根据项目周期,长期投资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投资项目的提出(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三)投资项目的决策(四)投资项目的执行(五)投资项目的跟踪评价2. 现金流量的内客包括哪些?答:长期投资中的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现金净流量。 (一)现金流出量:一个长期投资的现金流出量是指该项目投资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的增加量。 (二)现金流入量:一个项目投资的现金流入量是指该项目投资引起的企业现金收入的增加额。 (三)净现金流量:项目投资的现金净流量又称为现金净流量,是指在项目寿命期内各年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 3. 为什么采用现金流量作为评价投资效益的基础。 答:之所以采用现金流量作为评价投资效益的基础数据,而不是净利润或者项目收入,其主要原因如下:(一)采用现金流量有利于科学地考虑时间价值因素(二)采用现金流量使项目投资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三)采用现金流量考虑了项目投资的逐步回收问题(四)在投资分析中,现金流动比盈亏更重要。 4. 长期投资决策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各有何优缺点。 答:长期投资决策的方法主要有: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内部收益率法。 投资回收期法优点:主要表现为计算方便且容易了解。 缺点:首先,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只是将现金流量简单的相加,而没有考虑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其次,它只注重执行投资计划后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收回投资,导致不能完整评估计划执行期间各期的现金流量,偏向于现金流“前重后轻”的投资,因而不能充分说明问题。 净现值法优点:(1) 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增强了投资经济性的评价;(2) 考虑了项目计算期的全部净现金流量,体现了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3) 考虑了投资风险性,主要体现在折现率的水平上。 风险越大的投资项目,选择的折现率就越高。 缺点::(1) 净现值的结果是一个绝对数,不能从动态的角度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当各项目投资额不等时,仅用净现值无法确定方案的优劣;(2) 计算净现值时必须知道资金成本率,但净现金流量的测量和资金成本率的确定比较困难,而它们的正确性对计算净现值有重要影响;(3) 净现值计算相对较为复杂。 获利指数法优点:跟净现值一样,也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在初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之间进行比较。 缺点: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也像净现值一样,必须先预设一个贴现率,主观性较大。 内部收益率法:优点: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能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投资报酬水平,而且不受贴现率高低的影响,比较客观。 能够对投资不同的项目进行优先排序,概念也易于理解。 缺点:指标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每年NCF不相等的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多次测算才能求得,有时可能出现多个IRR,难以进行决策。 5. 怎样运用非贴现法和贴现法进行长期投资决策?答:(1)独立方案的决策:如果项目是独立的且没有投资限额,可以用任何一种贴现方法来进行评价,从而选择能为公司带来最大收益的项目。 当不同的指标计算得到的评价结果矛盾时,则优先考虑获利指数或内含报酬率得到的评价结果。 (2)互斥方案的决策:如果项目是互斥的,投资规模和风险也相同,可以使用净现值或内含报酬率法来确定;如果互斥项目的投资规模和风险都不相同,则使用净现值法的效果要比现值指数法或内含报酬率法要更好;如果项目有资本限额,可以使用净现值法或现值指数法。 在互斥方案的选择中,当不同的指标计算得到的评价结果矛盾时,一般优先考虑净现值的评价结果。 计算分析题1. E公司某项目投资期为两年,每年投资200万元。 第三年开始投产,投产开始时垫支流动资金50万元,项目结束时收回。 项目有效期6年,净残值40万元,按直线法折旧。 每年营业收入400万元,付现成本280万元。 公司所得税税率25%,资金成本10%。 要求:(1)计算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 (2)列出项目的现金流量计算表; (3)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报酬率,并判断项目是否可行。 解:(1)每年折旧=(200+20040)184。 6=60(万元) 每年营业现金流量=销售收入180。 (1税率)付现成本180。 (1税率)+折旧180。 税率 =400180。 (125%)280180。 (125%)+60180。 25% =105(万元) (2)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为: 年份 0 1 2 3 4 5 6 7 8 初始投资 垫支流动资金 营业现金流量 收回流动资金 净残值 合计 200 200 200 200 50 50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50 40 195 (3)净现值=192180。 PVIF10%,8+102180。 PVIFA10%,5180。 PVIF10%,250180。 PVIF10%,2200180。 PVIF10%,1200 =195180。 +105180。 180。 180。 180。 =+=(万元) r=10%,NPV= r=9%,NPV=195180。 PVIF9%,8+105180。 PVIFA9%,2180。 PVIF9%,250180。 PVIF9%,2200180。 PVIF9%,1 200 = 内部报酬率=9%+(+)1%=% ,小于公司资金成本率10%,故项目不可行。 2. 某企业计划进行一项投资活动,现有A、B两个方案可以选择,有关资料如下:(1)A方案:固定资产原始投资200万元,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筹建期为1年。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为银行借款,年利率为8%,利息按年支付,项目结束时一次还本。 该项目运营期10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 预计投产后每年增加营业收入170万元,每年增加付现营业成本60万元。 (2)B方案:固定资产原始投资12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25万元,流动资金投资65万元。 全部固定资产原始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 筹建期2年,运营期5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 无形资产从投产年份起分5年平均摊销,无形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于筹建期期末投入。 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增加营业收入170万元,年增加付现营业成本80万元。 (3)该企业按直线法提折旧,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要求的最低投资回报率为10%。 要求:(1) 计算A方案筹建期资本化利息、运营期每年支付的利息;(2) 计算A方案固定资产原值、运营期每年营业成本、息前税后利润;(3) 计算B方案经营期的息前税后的利润;(4) 计算A、B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5) 计算A、B方案的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 解:(1)A方案建设期资本化利息=2008%=16(万元)A方案运营期每年支付的利息=2008%=16(万元)(2)A方案固定资产原值=200+16=216(万元)A方案运营期每年折旧=(2168)/10=(万元) A方案运营期每年营业成本=60+=(万元) A方案运营期每年息税前利润==(万元) A方案运营期每年息前税后利润=(125%)= (万元)(3)B方案运营期每年折旧=(1208)/5=(万元) B方案运营期每年无形资产摊销额=25/5=5(万元) B方案每年营业成本=80++5=(万元) B方案运营期每年息前税后利润=(170-)(1-25%)=(万元)(4)A方案的净现金流量:NCF0=200万元,NCF1=0万元,NCF210=+=(万元), NCF11=+8=(万元) B方案的净现金流量:NCF0=120万元,NCF1=0万元,NCF2=90万元,NCF36=++5=(万元),NCF7=+(65+8)=(万元)(5)A方案的投资回收期=1+200/=(年) A方案的净现值= 200+[(P/A,10%,10)(P/S,10%,1)]+ (P/S,10%,11) =200+()+=(万元) B方案的投资回收期=2+210/=(年) B方案的净现值= 12090(P/S,10%,2)+[(P/A,10%,6) (P/A,10%,2)]+ (P/S,10%,7)=12090+()+ =(万元),拟有甲、乙两个方案,有关资料为:甲方案原始投资为15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50万元,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该项目经营期5年,到期残值收入5万元,预计投产后年营业收入90万元,年总成本60万元。 乙方案原始投资为2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25万元,流动资产投资65万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流动资金投资于完工时投入,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资金从银行借款取得,年利率为8%,期限为7年。 该项目经营期5年,建设期2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无形资产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华。 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70万元,年经营性付现成本80万元。 该企业按直线法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所得税税率25%,该企业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要求:确定该企业应选择哪一投资方案。 (1)甲方案年折旧额=(1005)247。 5=19(万元) NCF0=150(万元) NCF14=(9060)(125%)+19=(万元) NCF5=+5+50=(万元)NPV=150+(P/A,10%,4)+(p/s,10%,5)=150++ = (万元) 乙方案年折旧额=[120(1+28%)8]247。 5=(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额=25247。 5=5(万元) NCF0=145(万元) NCF1=0 NCF2=65(万元) NCF36=(8%)(125%)++5+1208%=(万元)NCF7=+65+8=(万元)NPV=14565(P/S,10%,2)+(P/A,10%,4)(P/S,10%,2)+(P/S,10%,7) =14565++ =(万元)甲方案PI=乙方案PI=甲方案IRR=%,乙方案IRR=%甲、乙方案均为可行方案,但甲方案的净现值、获利指数均小于乙方案,所以应选择乙方案投资。 3.资料:某公司正考虑用一台效率更高的新机器取代现有的旧机器。 旧机器的账面折余价值为12万元,在二手市场上卖掉可以得到7万元;预计尚可使用5年,预计5年后清理的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尚有5年,税法规定的残值可以忽略,折旧方法为直线法。 购买和安装新机器需要48万元,预计可以使用5年,预计清理净残值为1.2万元。 新机器属于新型环保设备,按税法规定可分4年折旧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法定残值为原值的1/12。 由于该机器效率很高,可以节约付现成本每年14万元。 公司的所得税税率25%。 如果该项目在任何一年出现亏损,公司将会得到按亏损额的25%计算的所得税额抵免。 要求:假设公司投资本项目的必要报酬率为10%,计算上述机器更新方案的净现值。 解:使用差额分析法,寻找差额现金流量并计算净现值的方法。 年份 0 1 2 3。[财会金融考试]财务管理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商品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黎明职业大学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些印励牢即篮陆明诈罢 36 己虫切酐币绣劫眺哓撂赙 跌搜皈榫晷委也端鸿赔徂 教 材 及 主 要 参 考 书 嶝氖腥钳鼯奴卩撵醐婺戮 教 材: 《统计学原理》,栗方忠主编,东北财经大学。 翡唳阿锖尕躔 廓习同裢烧 参考书: 班杀坍叵破历嘹研崩犊庳 1 《统计学原理》,黄良文,中国统计出版社 躬铈哿嶙廉抨蜩嗦荐艴喉 2 《统计学原理》,李洁明,复旦大学出版社 菰听砒缥羞塘沅却蝌题芊 12
[软件管理系统类精品]we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电子商务后台管理系统的开发
) 名称 字段名 类型 长度 主键 非空 角色 ID rolekindid int 11 yes yes 角色名称 rolename varchar 20 yes yes 表 商品基本信息表( product) 名称 字段名 类型 长度 主键 非空 商品 ID prid int 11 yes yes 商品编号 prnumber varchar 20 no yes 商品名称 prname
[财会金融考试]财务管理讲义
离差较小的项目。 (standard deviation coefficient) 是反映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 当两家公司的期望报酬率相等时,直接根据标准离 差来比较风险程度 (如上例 A、 B 公司期望报酬率均为 20%可直接对比 ),但如果期望报酬率不等,则必须根据标准离差率才能对比风险程度。 10 iP niiP11inii P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