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企业管理经典案例解读内容摘要:

圳市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 72%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中国华润总公司及下属公司 ,万科从此不再投资零售行业 .转让万佳股份所获得的资金为万科的房地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万科进行土地储备和项目发展需要大量开发资金的局面 . 至此 ,万科终于做完了最后的 减法 ,集团专业化战略调整全面完成 ,成为真正意义上单一业务的房地产集团 ,并且只专注于开发居民住宅地产 . 在房地产行业内万科继续做专 ,走了几步妙棋 : 第一 ,避开当时获得高利润的高档写字楼 ,商住楼 ,而选择了投资居民住宅楼为主 .1993 年下半年 , 当我国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 ,房地产市场开始走向疲软 ,大量高档写字楼 ,商住楼出现滞销 ,许多开发商资金被套牢 ,导致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破产倒闭之时 ,而以开发住宅楼为主的万科公司则幸运地逃过了一劫 . 第二 ,在投资居民住宅楼开发模式中 ,切入点选择了 城乡结合部地 住宅花园品牌 .一是征地比较容易且价格低廉 ,为公司囤积了一大片土地资源 ,二是有利了降低住房价格房子好卖 . 第三 ,从 2020 年起 ,万科与中行 ,农行等各大银行相继签订全面银企合作协议 ,搭建资金平台 ,开展新一轮扩张 ,至 2020年庆祝 ,万科 20岁生日时 ,已在全国 19个城市周边攻城掠地 ,初步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区域为核心 ,其他城市为辅的 3+X的房地产开发战略布局 . 万科计划未来十年销售额目标定为 1000 亿元 ,并将在 专业化 的基础上走向 精细化 ,并把 有质量的增长 作为新 的经营策略 . (三 )几点启示 专业化与多元化是一对矛盾 ,专业化的朴素思想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多元化的朴素思想是要把一篓鸡蛋放在十个篮子里打游击战 ,分散风险 .虽然很难说专业化好还是多元化好 ,但也有一种朴素的想法是 ,任何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 ,把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分配到多个目标上不如集中到一个目标上 .从管理上讲 ,看一篓鸡蛋比看十个篮子要方便得多 . 招商局和万科 ,虽然企业性质不同 ,企业规模差别很大 ,却相似地都曾经涉足过十几个完全无关行业 ,而且两者多元化的初衷都是想要做大企业 .在多元化经营进程中 ,招商局和 万科都关注到了多元化有利的一面 ,即分散经营风险 ,创造新的获利机会等 ,但两者的多元化过程都没有关注协同效应 ,范围经济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复制或适用 . 5 万科当年的多元化很典型 ,因为市场机会太多 ,市场的边界就是深圳范围 .比如卖矿泉水只要在深圳卖好了就赚钱 ,万佳百货没有全国性的对手或者世界性的对手 .因此万科当年几乎做什么都是赚钱的 .如果沿着这边路走到现在 ,在每个领域里都会碰到专业化的强劲对手 ,如矿泉水碰到娃哈哈 ,百货超市碰到沃尔玛等 .但今天的万科 ,专注房地产 ,在房地产领域里专注住宅 ,在住宅领域里专注城乡结合部的中高档 住宅 ,在中高档住宅中专注于小区物业服务能力 .因此 ,万科的核心竞争能力和优势十分清楚 ,总裁王石可以放心地到处登山探险 .万科的今天是一种精心战略设计和执行的结果 ,因此万科应该是所有中国企业中发展前景最清晰地企业之一 . 招商局对多元化危害地认识起源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地资金链断裂 ,而在多元化之外 ,它还有其他许多国有企业集团共有的问题 ,如管理层次过多 .因此招商局对自身问题的剖析 ,采用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方法和达成的共识对大多数国有企业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值得学习得还有 ,招商局的战略执行相当果断有力 . 招商局的领导团队 坚持战略调整目标 ,克服来自各层面的反对意见和阻力 ,加强总部的调控能力 ,以及坚决放弃 还能赚钱但非集团长远发展的投资项目 的诱惑 .招商局战略执行的结果充分验证了这种战略思想的正确性 ,招商局没有经过转型的阵痛 ,企业效益连年提高 . 招商局和万科都是国内企业从非相关多元化经营转向专业化回归的典型代表 .我国目前很多企业最大的短处就是实力不足 ,资源和资金有限 ,不具备过早过快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基本条件 ,因此采取专业化经营战略相对有效 .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 ,回归自己的核心业务是中国大多数企业摆脱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 . 二 ,国 际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也是企业战略定位面临的另一种选择 ,即是立足本土国内市场 ,还是谋求国际化经营 . 尤其是在我国加入 WTO 之后 ,国内竞争国际化日益明显 ,有条件的企业都要争取 走出去. 我们首先来看国际化战略相关理论 : (一 )相关理论 国际化战略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 : 一般来讲 ,可以从国际化阶段视角 ,国际生产折衷视角 ,资源与能力视角 ,战略和组织视角 ,制度与文化视角等五个方面来考量 . ●国际化阶段视角主要包括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国际化过程模型 .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 段 :产品开发阶段 ,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 . 在产品开发阶段 ,企业具有产品和技术优势 ,企业不仅供应国内市场 ,也通过出口走向国际市场 . 在产品成熟阶段 ,国内市场日趋饱和 ,而国外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增加 ,为了更好扩展国外市场 ,节省运输成本 ,避开关税壁垒 ,实现规模经济 ,这时企业将通过投资设厂在别国进行生产和市场开拓 . 在产品标准化阶段 ,产品由生产成本低的国家生产 ,而原来开发该产品的母国则进口该产品 .比如欧美一些国家通过来料加工和定牌生产 ,然后把产品买回去 ,降低生产成本和原料成本 . 国际化过程模型提出了四种进 入国际市场的模式 :①零星的出口活动。 ②通过独立代理商出口。 ③建立海外的销售机构。 ④在海外投资设厂 .与这四种模式相对应的企业国际化程度是不同的 . 一个企业可能一次采用某些模式逐步达到较高程度的国际化 . ●国际生产折衷视角理论是用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来解释企业对外投资行为 . 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 ,具体包括管理技能 ,专利 ,专有技术 ,创新能力 ,企业规模 ,货币和融资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等 .企业是否拥有这些所 有 权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只有具备了这些优势 ,才能够克服国外经营的不利因素 . 内部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