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内容摘要:
能又不实用了。 “马克思认为 ,‘从自己出发’是一切人所具有的最根本的特性 ,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根本的动机 ,是所有人都具有 的普遍本性 ,即‘自我性’是人的本性。 ” [3]“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 么也不能做。 ” [4]“现实的人总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它们表现出来的 ,社会关系的变化必然导致人性的相应改变。 因而适用于一切时代的、一成不变的人性是不存在的。 ” [3]由上可知有两层意思, 一是人性是满足自我需要,二是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人有哪些需要呢。 许多学者对人的需要进行了探索,其中影响 最 大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马斯洛认为,说人是善是恶、或懒或勤都不符合人的本性,人之为人,是因为人人皆有多层需要。 ” [5]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这样把人的需要进行分层的:首先是 生理需要,即人维持生存的需要,如吃、喝、衣、食、住、行等,它是人的最基础的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即人都希望自己免受伤害,希望自己得到的东西不会失去等;再次是社交需要,即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相处的需要,希望建立友谊、希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再次是尊重需要,即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重视,希望自己的成绩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等;最高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超越自我的需要,追求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发挥自己潜能获得成就的需要等。 “ 任何人只有满足了低一级需要,才会产生高一级需要。 ” [5] “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 ” [6] 总的说来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决定的,当一个 人的需要与别人的需要产生矛盾时,他们会选择“妥协”,即会寻求总体效益最大化或者大家都能接受的最好结果,而当一己之力无法 满足需要时他们又会结成团体,这就是社会组织的存在以及一系列社会规 范、道德存在的原因,即“自 我性”是 一种普遍的人性,而现实中的人性却可以在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中塑造。 (二)什么是人性化管理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在充分重视人、认识人的基础上以人的各种需要为指导来进行管理活动,它实际上是一种双赢模式,既可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又 能使管理活动顺利开展,主要包括两个要点: 一是重视并认清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决定的。 即管理者管理人不能以管理者的主观意志为导向,而要以人的需要为导向,因为人的行为本来就是由需要决定的,认识到这一点管理者才能更加重视人、重视人的需要。 其次管理者还应对人的需要有清晰的认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毕业论文 5 即认识到人有哪些需要,哪些需要在决定着人的行为,关于这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个好的参考答案 二是现实中的人更多的表现为“自为人性”,即管理者要对人的需要合理加以引导,即要尽量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同时当人的需要影响到别人或者大局的需要时又不能放任。 管 理者要创造好的文化氛围,要提倡道德、提倡文明等一系列有利于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准则,总之管理者要为塑造好的“自为人性”而努力。 企业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即企业在对员工的各项管理活动中要充分重视员工的各种需要,要以员工的需要为指导来进行管理活动,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明即“顺人性者昌,逆人性者亡” , 也可以说成是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要以人为本、以人的需要为本,只要企业在对员工的管理活动中能满足员工的需要,那这种管理活动就必然会焕发出强有力的活力。 同时认识到员工的行为时可以通过教育、规范、引导加以改变的,有时员工并不直接“为己 ”,而是会通过先“为人”、先为“组织”或者先“为整体”而间接“为己”。 企业对员工实施人性化管理的 具体内容包括许多方面,贯穿于企业对员工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如关心员工增强员工归属感、对各层级员工采取有效的激励、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企业文化等等。 为了对人性化管理有个更清楚的认识,我们还可以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分: 1 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以人性为指导来进行管理的方法论,它讲究的是怎样使企业需要与员工的需要更好地结合与平衡。 “ 作为管理者不能歪曲它的含义, 变成“人情化管理”。 只讲人情不讲制度,一味采用 人情化管理,致使工不能按管理和规定办事,就扭曲了人性化管理的根本,效果自然‘ 大相径庭 ’。 ” [7]人性化管理的目的仍然是企业目标的实现。 2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 再 说制度化管理 , 它可以是人性的,也可以是非人性的。 如制度的制定不考虑到人的需要,而以管理者的主观意志来制定,那就是非人性化的制度,相反就是人性化制度。 他们产生的结果也会不一样,非人性化制度它极有可能限制了员工太多的需要,甚至是一些员工很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需要,其结果必然导致怨声载道,处处反对,人性化的制度在设立时就充分把员工的需要纳入进来综合考虑和 权衡,其结果自然要好的多。 3 人性化管理与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一种“刚性”管理,它它强调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它以“经济人”假设为条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它缺乏对人的的需要的全面认识,它的规范、制度、程序都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上的,这本身就不合理。 “ 科学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 [8],人性化管理也是建立在制度、规范之上,只是它的制度与规范更“人性”,所以人性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升华,它是以认识人性本质为基础的科学管理。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毕业论文 6 二 企业为什么要对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 (一)员工是创造企业价值的最 重要因素 1 人的劳动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 人们的生产活动首先是一个劳动过程。 ” [9]马克思认为 :“劳 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 [10]。 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无论怎样的社会形态、怎样的生产方式都不例外。 “ 劳动,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的劳动者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如果没有劳动者去操作,自己 只 能是一堆物料。 可见没有人的劳动根本就谈不上生产。 ” [9]这是政治经济学中的经典论述,它告诉了我们人的劳动在生 产中占有着最基本的地位。 所以企业一定要把员工视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最基本要素,要把思想从只重视研究生产工具、生产方法转变到重视研究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 员工上来,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生产工具、生产方法的重要性,生产中的各个要素都是应该加以重视的。 2 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 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即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 ” [9]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由生产前的生产资料本身的价值转移的,另一部分则是人的活劳动创造的。 属于前一部分的价值只能发生转移不 能增减,而后一部分的价值确是人的活劳动重新创造出来的,人付出了多少劳动,就会创造多少新的价值。 所以世界上任何价值的创造都来自人的活劳动,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由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员工,企业就没有价值,企业价值的多少也在于员工贡献劳动的多少。 所以企业要重视员工,不能认为员工可有可无,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把管理人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首位。 大家都在说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只有人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 所以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开发利用人的潜能,激发员工为企业贡献更多的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劳动。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多劳多产”、“少劳少产”、“优劳优产”、“劣劳劣产”,管理者就是要让员工“多劳”“优劳”。 (二) 员工是创造企业价值的最复杂要素 1 只有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它是人类特有的,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 人的思想意识对事物的认识不像动物那样本能的接受,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计划、有目的性的,人不仅能认识表面上的东西,还会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同时人还具有创造性思维,他的意识不仅是反映即成的事实,他还可以通过联想让自己从这一事物的认识转移到对另一事物的认识,他甚至可以预见未来事物的发生情况。 人的活动受意识的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毕业论文 7 配,它也就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等特点,而且活动时还会伴随一系列的精神状态 —— 决心、意志、干劲等。 由此可 知,人是企业各生产要素中唯一活的要素,企业不能够也不可能像管理 “ 物 ”一样来管理 “ 员工 ” ,因为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他还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在做事当中他还夹杂着自己的精神状态,或充满干劲,或萎靡不振等等。 所以管理者要积极用心地去认识员工、了解员工从而更好地管理员工。 2 影响人的行为要素具有复杂性 人的需要对人的行为具有根本上的决定性,但光是人的需要决定行为这一条就不是那么简单,因为人有多层需要,不同时期所表现的需要状况也不同。 “ 人钔对需要的追求各有差别,同一需要对不同人的重要性、迫切性不一样, 任何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并不自行消失,只是对行为的影响比重减轻而已。 ” [6]同时因为人本身所具有的能动性和环境的影响,有时候人的行为并不直接服从于当前需要,他们会间接或者更长远地去服从自己的需要,即他们表现的是“自为人性”。 所以企业不但要重视员工的需要。 而且要对不同员工的需要都要有清晰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员工的主导需要还要认识员工的整个需要系统,同时还要对影响员工需要的各种现实环境有清晰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员工需要与企业需要相结合,更好创造企业价值。 ( 三) 企业对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是现实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 进步,原来的科学管理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管理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如今大家都在提倡人性化管理,因为它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一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员工已不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员工的需要已向多层次,更高级的需要倾斜,以前由“经济人”衍生出来的机械化、程序化、标准化、科层等级制的科学管理已不再实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相反人性化管理中的以注重人的各种需要来进行管理符合这一要求。 二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增加,员工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生产效率的提高更多的依赖 于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觉性,那种靠强制来使员工提高效率将会越来越不实用,而以员工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将会很好地使员工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三是现在提倡和谐社会,而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和谐正是和谐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经济效益,也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 企业就应该顺应当今的和谐社会的潮流,为建设和谐企业、和谐社会而努力。 人性化管理它既然是一种双赢模式,它能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与员工的的双重利益,它能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企业氛围,它能顺应建设和谐企业的要求。 如今,人性 化的管理思想虽然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但在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 1 认识不够 由于。浅谈企业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浅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年度考核 , 忽视平时考核。 目前我国仍缺乏一套系统且实用的平时考核 办法 , 而且有些部门根本就没有平时考核办法 , 仅凭领导主观下结论。 再次, 评估人的非专业化和评估过程的形式化。 员工绩效评估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管理活动 , 要求管理者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 特别要具备开发绩效管理系统的专业技能 , 只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评估程序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水稻园田软盘旱育苗技术
1、盘育苗,培育出的磐苗整齐,叶片宽窄一致,薄厚均匀,规模化、标准化,适用于机插和人工手插秧。 多年实践证明,软盘育苗能提高秧、本田比这到1:100亩水稻用 20右即可。 同时施用营养状秧剂、苗床除草剂,不仅水稻秧苗素质好,返青快,而且省工、省地,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 一、壤肥沃、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园田地,灌排通畅,便于管理,减少病害发生。 宽床,床宽 ,步道沟 ,床长 10
水稻长肩棘缘蝽和短肩棘缘蝽
名长肩棘缘蝽 短肩棘缘靖 属半翅目,缘蝽科。 分布在长江流域、江苏、河南、云南、贵州等省。 寄主稻、苋菜、刺宽、莲子草、土荆芥、草萄、玉米、大豆等。 为害特点成、若虫刺吸水稻等汁液或为害草萄浆果。 形态特征长肩棘缘蝽成虫体长 45角第 13 节深褐色,等长,第 4 节黑褐色,末端红祸色。 前胸背板前半部色浅,侧角呈细刺状向两侧伸出,不向上翘,黑色,革片内角翅室的白斑清晰。 小盾片刻点粗,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