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种甜玉米无公害栽培要点内容摘要:

1、用优质抗病良种选用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的品种。 目前,适宜我市秋季种植的甜玉米良种有金凤 5 号、新美夏珍、粤甜 3 号、粤甜 10 号、农甜 1 号、广甜 2号、超甜 43 等。 二、选择地块种植时宜选用土壤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水旱田,其周边 3 公里范围内无“三废”污染源的地方,且 400 米范围内不宜种植非甜质和不同类型的甜玉米,以防串粉影响品质。 应尽量避免连作。 三、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由于甜玉米生长周期短,故应深翻细耙、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特别是增施有机肥,创造一个利于甜玉米生长的松、深、肥的土壤条件。 一般亩用优质腐熟农家肥 25003000 公斤,并混施 4050 公斤三元复合 2、肥。 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秋种甜玉米适宜播种期为 8 月上旬至 9 月下旬。 秋季气温较高,并且甜玉米生育期短,可适当增加密度,亩植 33003600 株。 起畦高 2025 厘米,(包沟),株距 2030 厘米。 五、抓好田间管理(1)苗期:保证全苗,力促壮苗齐苗。 在 3 叶期定苗,每穴留 1 株,缺苗的及时补缺。 定苗后亩施尿素 46 公斤、氯化钾 57 公斤以促根壮苗,并轻培土。 (2)拔节、成穗期:促扎根和平衡壮秆,争大穗,防空秆和倒伏。 89 片叶时施拔节肥,亩施尿素 15 公斤、氯化钾 15 公斤,并进行中耕培土和适当灌水,促进气生根生长。 在大喇叭口期(约 12 叶)施攻苞肥,亩施尿素 810 3、 公斤、氯化钾 810 公斤。 晴天拔除分蘖。 甜玉米生长期间对水分需求较敏感,秋季种植正值高温干旱天气,要密切注意水分供给,水份不足会影响品质和产量,而水分过多会引起烂根或导致病虫害,故要均衡供水。 幼苗期应保持湿润,拔节期至收获期前要保证水份均衡供应,雨天要排除积水,旱天要适当灌水。 六、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在栽培过程中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 在采收前 25 天内严禁施用农药,以确保甜玉米的苞穗品质和食用安全。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叶斑病、地老虎、玉米螟、蚜虫、粘虫等。 (1)纹枯病:于拔节期开始喷施 30 4、0 倍液井岗霉素,连喷 34 次。 (2)大、小叶斑病:在病情初发期用 75%百菌清 500 倍液或世高 1500 倍液喷施叶面,每隔 7天左右喷 1 次,连续喷 23 次。 (3)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主要在播种至 3 叶期防治,亩用 3%米乐尔颗粒剂 公斤混沙或细土随种子撒施;播后至出苗前用 90%敌百虫晶体 800 倍浸泡椰菜叶或白菜叶数分钟作毒饵,于傍晚均匀撒入田间诱杀;出苗后用 90%敌百虫晶体兑成 液淋于根际或 400倍液拌沙、细土撒施于根际。 (4)玉米螟:防治可于 8 叶至抽雄期,当发现植株心叶有虫眼、叶肉有咀嚼状时即施药(3 龄虫前),亩用 3%米乐尔颗粒剂 1 公斤拌细沙 15 公斤灌于心叶内,每隔 710 天施 1 次,连续施 23 次。 (5)蚜虫:在甜玉米散粉后即有蚜虫危害,应在其迁飞扩散前喷施药物防治,虫啉、40%氯戊菊脂等稀释 000 倍液喷雾。 (6)粘虫:可在吐丝后 7 天左右用 80%敌敌畏乳油 30 毫升兑水 30 公斤喷洒青苞顶端附近,或用 3%米乐尔颗粒剂 斤施于花丝吐出处防治。 七、适时采收甜玉米一般在吐丝后 2025 天花穗变褐、苞穗开始向外倾斜时采收,过迟采收会影响品质风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