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建设把六关 打造小麦高产田内容摘要:

1、造小麦高产田在今年的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中,枣阳市熊集镇在杜岗、万堰两个村集中连片创办了 2000 亩郑麦 9023 高产示范片。 镇农技服务中心精心组织,多方协调,使示范片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农民的普遍欢迎。 “这主要得益于市专家组的精心指导。 ”负责创办的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赵峰高兴地说。 在示范片小麦秋播时,他邀请首席专家李世义带领部分专家组成员深入现场,了解具体情况,在专家的指导下,镇里制定了千亩高产示范片创建方案,突出重点抓秋播生产,把好六关办高标准示范样板。 一是把好品种关。 根据湖北省农业厅发布的 2007 年小麦主导品种公告,结合枣阳市小麦良种直补项目,确定在千亩 2、示范片内全部种植郑麦 9023。 二是把好整地关。 进行机械翻耕,播种后及时开好厢沟、腰沟、围沟,疏通田外公用沟,达到直、平、深、通的标准;旱地开尖沟,厢宽 3,水田开方沟,厢宽 ,四沟配套,能灌能排。 三是把好施肥关。 按照市土肥站在秋播前取土化验的结果,制定科学的施肥标准。 每亩按 40 公斤复合肥、锌肥 1 公斤、尿素 10 公斤的标准施足底肥,运用氮肥后移栽培技术,分别在小麦分蘖期、拔节期追施尿素 5 公斤和 斤。 四是把好播期关。 示范片内播种期集中在 10 月 22 日左右,播种前实行药剂拌种,按 1 斤种子兑 1 克 15%粉锈宁的比例拌匀。 五是把好密度关。 以墒情定播量,以播量定密度。 按照早、肥、适墒播稀,晚、瘠、缺墒播密的原则,在适宜范围内灵活掌握播量。 用种量确定为 910 公斤。 六是把好病虫草害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落实病虫草害关键期的化学应急防治为重点,突出“治早、治小、治了”。 具体做法:一要及时化学除草,改年后用药为年前用药;二是依据杂草类型选对药剂;三是注意及早防治小麦病虫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