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皮蓟马的防治内容摘要:

2、左右处越冬,日平均温度 8时开始活动,约 5 月中旬进入化蛹盛期,5 月中下旬开始羽化成虫,羽化后大批成虫飞至麦株,在上部叶片内侧、叶耳、叶舌处吸食液汁,逐渐从旗叶叶鞘顶部或叶鞘裂缝处侵入尚未抽出的麦穗,破坏花器,造成白穗,一旗叶内有时可群集数十至数百头成虫,当穗头抽出后,成虫又飞至未抽出及半抽出的麦穗内。 成虫危害及产卵时间仅 2 天3 天。 成虫羽化后 7 天15 天开始产卵,多为不规则的卵块,被胶质黏固,卵块的部位较固定,多产在麦穗上的小穗基部和护颖的尖端内侧。 每小穗一般有卵 4 粒55 粒,卵期 6 天8天。 幼虫在 5 月中下旬小麦灌浆期危害最盛,6 月上旬陆续离开麦穗停止危害。 小麦皮蓟马主要发生在新疆、宁夏及俄罗斯部分地区。 近两年在天津静海县麦田普遍发生。 其发生规律和对小麦危害方式与小麦吸浆虫类似。 三、减轻危害。 小麦孕穗期和扬花期,分别喷洒 90%晶体敌百虫或 80%敌敌畏1000 倍液;10%吡虫啉 20 克/亩,对水 50 千克;40%乐果乳油 1500 倍液;敌粉每亩用 克。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