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潜叶蝇和负泥虫的识别与防治内容摘要:

、名小潜叶蝇,以幼虫潜食叶肉,每一片叶少则有虫 23 头,多则78 头,主要发生于插秧后的稻苗土上,幼虫钻入叶内潜食叶肉,残留在上下表皮,使受害叶片呈现不规则白色条斑,在其中可见乳白色至黄白色长形五足的小蛆形成幼虫,后期可见小而长的褐色至黄褐色多节的长条形两头尖的蛹。 发生早而多时,造成叶片枯死、腐烂,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从而造成减产,以至造成稻苗大批枯死。 称背粪虫,巴巴虫。 幼虫和成虫危害水稻,沿叶脉取食叶肉,造成白纵痕,重者造成全叶变白,以至破裂腐烂,造成缺苗,也将造成水稻迟熟,从而影响产量。 负泥虫全年发生一代,以咸虫在稻田附近的背风向阳山坡、田埂、沟边石块下和禾本科杂苹或土块下越冬。 在 6 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交尾产卵,每一雌虫可以产卵 150 粒,卵经一周开始化蛹,7 月中旬羽化成虫,8 月中下旬转移到越冬场所越冬。 二、0 毫升装的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公顷用 4 瓶对水 300 公斤喷施。 0 毫升装的 21%的灭杀毙乳油,每公顷用 3 瓶对水 225 公斤喷施。 0 毫升装的 5%的宋福灵乳油,每公顷用 4 瓶对水 250 公斤喷施。 60 毫升装稻虫快杀黎芦碱可溶性溶液,每公顷用 2 瓶对水 200 公斤喷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