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深 ,耥平,过案板。 9、施用壮秧剂:每亩用壮秧剂 斤(包装不同)拌干细土 4斤,拌匀后,一半撒施在 10 米长秧床畦面上,另一半撒施在摆好秧盘的孔眼内,可一次性完成床土消毒、调酸和秧苗施肥、化控四项程序。 10、摆盘:在畦中央拉一条直线,秧盘横摆,一排 2 片,靠紧,将盘孔压入泥层后,把另一半壮秧剂撒施在孔眼内,再将沟中肥泥搅糊上至盘孔内,用薄板刮平,露出孔格,以防串根,沉实一下即可播种。 11、播种盖膜:3 月 20抢晴播种,抛一亩大田秧盘播种谷 斤,保每孔 2 粒种。 播后用扫帚轻轻压种、抹平,拱架覆盖薄膜。 12、秧苗管理:秧苗期原则上不灌水,晴天保持沟中有水,但水不能上畦,防止秧苗串根。 二叶期 3、通风、炼苗、揭膜。 起秧前 4每 60 片秧盘用尿素 斤加水 45斤泼施起身肥,并打一次送嫁药。 13、整田施肥:抓紧耕田耙田,每亩大田施 30 担烂脚粪做基肥,耕田时,每亩施碳铵 25 公斤、磷肥 50 公斤、钾肥 8斤或复合肥 25斤做底肥。 大田要求耙烂耙平,湖泥田在抛秧前一次整好田,沙田随整随抛。 14、掌握抛秧技术:秧苗于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期抛秧(约 4 月 20 日左右)。 起秧时,秧床不能太湿或太干。 若太湿,应提前将秧盘掀起干一干;若太干,应于起秧前一天浇一次水。 抛秧:用手抓住秧苗,斜向上抛 3 米高左右,让秧苗自由落入田间。 具体分四步:先抛 70%;每隔 3宽捡出一次 30 厘米宽走道;站在走道中,将剩余的 30%秧苗向两边抛,补稀补缺;初次抛秧还应全田走一遍,粗略调密补稀。 注意:不抛隔夜秧。 抛秧时田里留遮泥水或放干水。 大风大雨不抛秧。 15、大田管理:抛秧后 5,禾苗立稳时,灌寸水,施除草剂(选用丁苄、抛秧宁、抛栽田丰等),不能使用含二氯硅磷酸的除草剂,如精克草星、乐草隆。 早施分蘖肥,抛秧 7 天左右,亩施尿素 7斤、钾肥 斤。 抛秧后 20 天左右,应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5 月 28 5 日,禾苗孕穗期,看苗每亩施尿素 4斤。 禾苗抽穗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认真做好防病灭虫工作。 专利查询。早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不自主地战栗。 “ 战栗 ” 是一种反射活动,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 而 后 感 觉 到 疼 痛 , 小 明 的 痛 觉 是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先战栗后疼痛这说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还具有 ___________功能。 ( 3)若
,呼出的二氧化碳在肺泡内产生 ,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肺活量就越大 19.(2017 山东济南模拟 )右图所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呼气 ,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吸气 ,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膈肌处于乙状态 ,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膈肌处于甲状态 ,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20. 导学号 53104072(2017
B.量筒 C.储水瓶 D.雨量器 3.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完成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 ﹣ 5 ﹣ 2 4 12 20 25 28 24 20 12 4 ﹣ 4 降水(毫米) 10 15 20 25 30 90 190 250 60 25 12 5 ( 1)该地平均气温最高的月是 ____月。 (
2、在耙田后要经过半天到一天的沉实才能抛秧。 抛秧时,田面要保持泥皮水。 二、安排适宜的抛植期,提高抛秧质量塑盘育苗的秧苗期短,秧苗弹性小,要切实掌握“迟播早抛”的原则,当秧苗生长到适宜的叶龄时要尽快移抛到大田,但要避免在北风天或雨天抛秧。 适宜的抛植叶龄为 35 片叶。 我省早稻抛秧适宜的抛植期:中南部地区在 3 月底至4 月初,北部地区在 4 月 1520 日。 抛植密度因地力而异
牧、虫害等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1.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 明 A.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巨大的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只能一成不变,否则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D.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越少越好 2.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响环境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沙漠中生活的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3.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到了秋天,树木纷纷落叶 B.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 C.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D.枯叶蝶的外形像枯叶 4.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