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小麦要防四害内容摘要:

2、迟的麦田,虽然通过适当增加播种量的方式保证了群体的数量,但是与常年相比,麦苗不壮,三叶大蘖比例少,次生根少,分蘖个体素质较弱。 化肥用量少,脱肥麦田的面积大于往年。 由于降雨推迟播期,为了抢时播种,黄淮麦区和北部麦区总体整地质量较去年差,表现为田间坷垃多,旋耕面积大,旋耕麦田土壤疏松,造成深播弱苗面积大。 有的地方为了抢时播种,底化肥施用量少于往年,各省均出现脱肥发黄的麦田。 播量麦田存在后期倒伏的隐患。 为了抢时播种,部分农户采取了浅旋耕和撒播的方法,播种量大,苗密、苗细、群体大,均匀度差,存在后期小麦倒伏的危险。 分麦田表墒不足,西北麦区偏旱。 由于小麦播前降雨多,苗期墒情好,今年黄淮海麦区浇冬水的面积 3、小于往年。 但小麦播种后多数省份降水较少,出现底墒充足而表墒较差的现象,影响了小麦次生根生长,造成了分蘖缺位现象。 山西、甘肃旱地麦田土壤含水量持续下降,墒情恶化,干土层加厚,导致冬小麦大面积受旱。 源多、病源基数大,流行危害威胁大,杂草普通发生。 据甘肃省调查,目前条锈病在全省发生普遍,个别田块发生严重,冬前死苗率高。 如平凉市,小麦条锈病平均病田率 病点率 普遍率 江中下游麦区由于播期集中,抢播小麦,部分稻茬麦田沟系配套标准不高,机开沟面积不足 60,后期降雨会造成渍害,急需配套完善。 专家强调,当前越冬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正是小麦培育健壮个体的重要时期,更是促弱(苗)转壮(苗)、稳壮(苗)控旺(苗)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将为冬小麦有效分蘖乃至形成大穗奠定基础。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