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随堂练习内容摘要:
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 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 代化,兴办工业企业, 80 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 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 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1887年, 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 、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 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材料二 对于实力的强弱,也需要做一点具体分析。 事实上,还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不少朝野人士就纷纷指出,就军力和经济力量而言,日本并没有绝对必胜的优势……即拿两国的海军实力来说,日本虽在 速射炮和舰速上强于中国,拥有优势,但在 川坚炮重上则有所逊色,而且在黄 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还拥有四艘日本所没有的鱼雷艇。 即便是北洋陆军,虽在装备上总体说来落后于日本,但也并 非一无长物。 如日本就有学者认为,北洋陆军装备就有德制的毛瑟枪和克虏伯野炮,就“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炮的日军优越”。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 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受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 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 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人教版历史必修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随堂练习
相关推荐
超 过国民党军队发生在下列哪一战役后 ( ) 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2. 阅读下列材料: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之目的固在于和 平,即动员勘乱之目的亦在于和 平。 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其关键不在于政府……全在于共产党。 ……政府……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
2、黄白色,百粒重 23 克,嫩豆粒成绿色,为早熟品种。 亩产青豌豆荚 600 千克800 千克,干豆籽 150 千克200 千克。 中豌 6 号:硬荚种,株高 40 厘米50 厘米,茎叶深绿色,白花,单株结荚 7个10 个,荚长 米,荚宽 米,荚果大而饱满,干豆粒浅绿色,百料重 25 克,亩产鲜荚 600 千克800 千克,干豌豆 200 千克左右,豆秆 600 千克700 千克。 荷兰豆
(1)列举材料中“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代表性成果。 (2)列举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并概述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7分 ) (3)简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考题回放】 1.( 2020年广东高考文基卷, 32)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 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 „„ 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 ?试分析其原因。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你所学指出这种“愁”最终的结局。 (2)材料二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 ? (1 分 )试分析其历史原因。 (2 分 )结合所学谈一谈,当前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推动解决作者的“愁” ? (4分 ) 【考题回放】 1.( 2020年上海高考卷, 24)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
2、%、碳酸钙 3%、草木灰 2%或废棉 77%、稻草10%、麦麸 5%、石灰 8%。 采用二次发酵法,先将棉籽壳曝晒 34 天,用石灰水调制到料的含水量在 70%75%,为 78,室外堆积 3 天,然后将料移到室内,保持室温 602 天左右或料温 70维持 10 小时即可。 节含水量为 65%、为 9 左右,当料温降至 35时即可播种,可采用条形铺料撒播法,即将畦宽 80 厘米分成 5 等份
2、酵并充分腐熟,然后在营养土内拌上杀菌杀虫剂。 3、催芽。 要特别注意超甜玉米不能浸种,浸种会导致种子生活力丧失,不能出苗。 催芽前用水将种子淋湿后放入编织袋等透气口袋内催芽 30 小时。 催芽过程中种子要保持湿润状态,待胚根露白时便可播种于营养盘内。 包衣种子则不必催芽,可直接播种。 4、播种。 将细碎的营养土均匀放入营养钵内,放至 3/4 时选择好的种子按每穴 1 粒轻放在营养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