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彩虹鲷内容摘要:

1、田养殖彩虹鲷,是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 在种植稻田的田块内放养彩虹鲷,能除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可节省稻田除虫、除草所花费的人力、物力。 另外,由于鱼在田间活动,还能疏松土壤,鱼的粪便含有大量的氮,也为水稻生产提供了肥料,因而能使稻谷增产 515,每亩稻田可产彩虹鲷 30 公斤50 公斤,其他成鱼 50 公斤75 公斤,亩可新增产值 800 元1200 元,亩增利润 400元700 元。 现将其养殖技术简述如下:一、稻田选择套养彩虹鲷的稻田应慎重挑选,一般宜选择水源充足且稳定、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注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交通方便、水利设施好的田 2、块,面积 1 亩5亩,以方便种养管理为宜。 田埂高为 80 厘米100 厘米,宽 40 厘米50 厘米,以确保蓄水和防逃性能。 二、田块整理在鱼种放养前,必须对田块进行整理,主要做好鱼凼和鱼沟的开挖: 亩5 亩的田块可挖鱼凼 2 个3 个,建在稻田中央和田埂边,开挖成方形,深 1 米,与中心鱼沟相通,一般鱼凼占稻田总面积的 15%左右。 米的地方,开挖外环沟,沟宽 ,深 1 米,然后在外环沟内田板面上,开挖沟宽 、深 的田沟,视田块大小而挖成“十”字形或“井”字形,与外环沟相通。 在开挖环沟时,可利用土方加高、加固田埂,夯实以防渗漏。 在田块进、出水口要设拦鱼栅,起防逃和防止敌害生物入池的作用。 三、水 3、稻种植水稻种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倒伏、抗病害、肥力强及产量高的品种;好在 6 月 15 日之前插完,以便尽早放鱼入池;丛左右,为保证稻田的丰收,插身时采取宽窄行密植,利用边行优势,适当增加埂侧沟旁栽插密度;保持沟中有一定水位,晒田时间不宜过长;田翻耕时每亩按 200 公斤施足有机肥,多铺底肥。 追肥宜少量多次,氮肥施用量应低于常规鱼,一般要减少 1015;用农药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品种,忌用剧毒农药。 稻田中除草剂应少用,要以拔除为主。 用药时采用喷雾方式,粉剂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洒,水剂在露水干后喷雾。 喷药时喷嘴向上喷洒,尽量将药洒在叶面上,减少落入水中的药量。 施药前将田间水灌满,忌雨前喷药, 4、以免影响鱼类安全。 四、鱼种放养稻田套养彩虹鲷时,应注意科学放养,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养前 2 周,每亩用 75 公斤100 公斤生石灰化水泼洒于鱼凼、鱼沟及田块中,进行消毒,次日用耙子等工具将凼、沟及田底耙动一下,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 放苗前一周施入发酵过的畜禽粪肥进行肥水,用量每亩 200 公斤,以培育水中天然饵料。 天左右,待秧苗返青时放养。 有的地方为了增加鱼类生长期,在 5 月中旬便将鱼种放入鱼凼、鱼沟中饲养,待身苗返青后再打通沟、凼放鱼入田,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鱼种。 其次是放养密度要合理,一般每亩可放规格 5 厘米6 厘米的彩虹鲷鱼种 5、200尾300 尾,如果能投饵施肥可增加到每亩放 300 尾400 尾,搭配草鱼、鲤鱼等家鱼 150 尾200 尾。 具体的放养量可根据稻田条件、水质环境、排灌条件及管理水平灵活掌握。 最后是放养操作要规范,鱼种入池前要进行消毒,一般用 35的食盐水浸浴鱼体 5 分钟10 分钟。 鱼种运输中的水温与田中温差不宜超过 3,应将水温调节到基本一致时方可放鱼。 放鱼时间应选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切忌在雨天或晴天正午放鱼。 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而且很贪食,食量大。 在稻田套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 如养殖规模较大,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全价配合 6、饲料的配方为:鱼粉 30、豆饼 20、面粉 15、玉米粉 15、麸皮15、酵母 矿物质 2、维生素 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要达到35以上。 初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为 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 35。 当个体规格长至 200 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 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 2729。 当其个体达到 300 克左右时,彩虹鲷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 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 可自配混合料,但最好加工成颗粒投喂。 同时,每周至少要加喂一次绿萍,以补充饲料中维生素 C 的不足。 在投喂方法上要讲求“四定”原则。 彩虹鲷在 2534时生长最快,应加大投喂量;在阴雨、闷热 7、等恶劣天气时要减少或停止投喂。 每天投喂 2 次,时间分别在上午 8 时9 时和下午 3 时4时。 035,最适温度为 2534,温度降到 16以下时,很少吃食或停止吃食,其生存最低温度为 4,最高温度为 42。 尽管其耐温能力比同属的其他罗非鱼要强,还应将其温度调控在其适温范围内,为其快速、健康生长创造条件。 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 25 厘米30 厘米。 次施入人畜粪肥,用量为每亩 150 公斤200 公斤。 在天气晴朗、水体透明度大于 30 厘米时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水质过肥时应减少或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 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换水 1 次2 次,每次换去田水的2030。 巡田,观察鱼类摄食是否正常、是否有浮头,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拦鱼栅是否堵塞、松动,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 规程操作,防范于未然。 其次,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是苗种消毒,苗种下田前用 5的食盐水或 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 10 分钟15 分钟;二是定期消毒,施生石灰,按每亩 15 公斤20 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每月 1 次2 次,调节池水 至微碱性,并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