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下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以防张冠李戴。 特别是有的地名在不同时期名称不同,如现在的北京,历史上曾被称为蓟、燕京、涿郡、南京、中都、大都、京师 、北平等;还有的是古今地名相同,但地点不同,如东京,现在的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中国历史上开封曾经一度被称为东京,辽一度称现在的北京为南京,等等,在学习时一定要认真加 以区分。 例 2 ( 2020 年广西中考)澶渊之盟是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两宋时期民族关系史实的掌握。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签订的盟约,此后,双方结束战争状态,迎来和平的局面。 答案: A 绿色通道: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政权与两 宋政权并立的局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战争有和平,且史实众多,易混淆。 其中和平相处与各族共同发 展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熟知各政权彼此之间 交往 关系的表现,是快速、准确地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 宋辽战争的直接起因是 思路解析:北宋建立后,为夺回被辽占领的地区(幽云十六州),发动了对辽的战争。 答案: B 2. 916 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地点是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 汴京、兴庆、会宁分别是北宋、西夏和金的都城。 答案: B 3. 宋辽之间的长久和平关系始于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的记忆能力。 宋辽之间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经历了 100 多年的和平局面。 答案: C 4. 下列对澶洲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 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 ③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 ④暴露了北宋统治的腐败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思路解 析:本题是对澶洲之盟影响的全方位考查。 既要看到其消极方面,又要看到其客观的进步性,既要从主观目的上分析,又要从客观进步方面分析。 答案: B 5.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宋朝建立 ②澶渊之盟 ③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思路解析:本题 实际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回忆教材可知,①是在 960 年, ②是发生在 1005 年,③是。北师大版历史七下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同步测试
相关推荐
员”一个稻穗总粒数达到 700 多粒。 这种少见的大穗出现在古市镇潘思高的“甬优 6 号”稻田里,县农业专家经考察后认为,该组合平均每穗总粒数达到 600粒,亩产量可望突破 700 公斤,远远高于超级稻“两优培九”的产量水平。 我县现有晚稻种植面积 亩,其中单季晚稻当中“两优培九”等超级稻面积达 5000 多亩,由于超级稻产量高、米质较好,已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
远流长,丰富多彩,几乎都 有一番来历,都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十几种来源: 一、以国名为姓氏。 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周朝,大小诸侯国遍布神州,有许多国的王族以国名作为姓氏。 二、以邑、亭、乡名为姓氏。 邑指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 亭、乡都是古代行政 区划,秦汉时,大体上十里一亭,每乡约 12 500户
1、 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甬优 6 号(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粳型杂交稻新组合,2005 年 2 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同年亦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我县于 2004 年引进试验,2005 年试验和示范推广面积 5000 亩,并在我镇蒲边村建立了“百亩”示范方。 两年来的种植表现为:高秆、大穗、高产、优质、抗倒、感光和熟期偏迟等特点。
、《水经注》 D、《兰亭序》 维度 B 能力提高 祖冲 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制表:你能否围绕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制作一个简明扼要的表格。 阅读下列材料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C.废除分封制 D.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 23.商鞅变法开始于 ( ) A.公元前 260年 B.公元前 221年 C.公元前 475年 D.公元前 356年 24.下列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 由买卖 B.生产粮食布帛的人,可免徭役 C.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D.建立郡县制 25.读下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所画的工具是什么 ?出现在什么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