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高产栽培主要技术内容摘要:

1、、选好菌种是关键。 最好选用新育一代良种,传代次数过多的品种,容易引起品质的退化,产量的下降。 同时忌用不同型号的草菇菌种混合栽培。 二、妥善处理好培养料。 栽培草菇主要培养料是稻草。 为了提高培养料的质量,可以在稻草铺晒时,用棒打或石碾稻草,多次打压,使稻草细松柔软和便于吸足水份,堆床时能压得更紧实,利于发酵。 稻草经浸水。 堆沤,并加 l石灰水泼浇发酵 2 一 3 天,有利于杀灭稻草杂菌,加速稻草分解。 最后堆构菌床。 三、配制好菌床土,增加辅助营养料。 用肥土(晒干压碎)50 公斤,斤拌匀,再用食糖 100 克、石灰 500 克,加入 30 公斤水,然后将糖和石灰的水液洒人细土与细糠混合料中,拌成手握成团, 2、落地能散的状态,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发酵一个星期即成为菌床土。 “辅助营养料配方:10 厘米长稻草 40 公斤,米糠 8 公斤,石膏粉 125 公斤,石灰 斤,食糖 250 克加水拌匀,含水量掌握在 70%左右即可。 此营养料不能发酵过熟,短稻草要有一定拉力,即疏松而有弹性。 营养料与培养料比例为 1:10,这样搭配可使草菇获得足够的氮和碳素。 下种后要在草堆床上踏踩多次,将参差不齐的乱草塞人草堆内,把菌床压实、压紧,对发酵及草菇菌丝体生长都有利。 四、调节菌床气候。 在堆制后的第 4 天,应加一次出菇水,以延长发酵和出菇期,并使堆顶表面温度保持 36左右,以利出菇。 草菇适宜湿度为:菌床的含水量为 60%空气 3、相对湿度为 85%一 95%。 因此,气温在 30以下的季节,为了保温保湿,室内应尽量减少开门窗。 菇床在室外不要经常掀开塑料薄膜,气温在 30以上应注意通风换气,室内每天通风 2 小时以上。 此外还应注意光照,因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时,、必须有散射光,否则子实体不易形成或者萎缩和腐烂。 五、适时采收。 采收要及时,最好清早采摘,中午气候炎热,不宜采菇。 当草菇基部较宽,顶部稍尖的宝塔形成卵形,菇身由硬变松,颜色由深变浅,包被突破前或刚突破,此时采收较合适,如遇密集丛生的草菇,应在大部分适合采摘时“一窝端”即大小一齐采,避免因采收个别草菇翻动而造成未成熟草菇死亡和腐烂。 采收时一定要采摘干净,不留残基,如有菇脚,应在采摘后及时用小刀挖净,否则菇脚残茎留在菌床上会腐烂流黄水,导致旁边菇蕾发生萎缩腐烂,影响整个菇床出菇量,从而造成损失。 采收一次菇后,用 5 公斤冷开水加一支维生素 射液用喷雾器射在菇床上,可防菇蕾萎缩和腐烂。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