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二点暝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各种蔗螟中是为害较重的一种,广西各蔗区都有发生,我国南方各蔗区亦有分布。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10米,雌蛾灰黄色,友蛾暗灰色;头部灰黄色;前翅中室端有2 个小黑点,后翅白色,有锦缎光泽;胸背灰黄色;腥背白色有光泽。 卵:产成块,常有 3鱼鳞状排列;卵粒扁平,椭圆形,乳白色,卵壳上有刻纹,将孵化时转紫黑色。 幼虫:有 5,老熟幼虫体长约 20 毫米,黄白色,体背有 5 条黄褐色或淡紫色纵线,全身有显著的毛片。 蛹:体长 12米,圆筒形,淡黄褐色;腹部背面残留幼虫期的紫色纵线 5 条,腹部末端平截状。 生活习性:该虫在广西 1 年可发生 5 个重叠世代,以幼虫在蔗头、蔗笋和残茎内越冬。 翌 2、年春暖即陆续化蛹,并相继羽化成虫。 一般 2 月中旬开始化蛹,3月上旬羽化成虫。 各世代的时间大致为:第一代 3 月上旬至 6 月下旬,第二代5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第三代 6 月至 9 月上旬,第四代 8 月上旬至 10 月中旬,第五代 9 月中旬至翌年 4 月下旬。 第五代为越冬代。 各地区由于气温不同,各代出现的时间迟早便有差异,一般是旱地和沙土地比水田蔗地发生多、受害重,宿根度与新植蔗受害也较重,冬植蔗轻些,秋植蔗受害较少。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低砍收蔗,消灭茎基内部越冬的蔗螟幼虫;清洁田园;斩除秋笋,消灭越冬幼虫;浸水淹虫;浸种;剥叶除虫;选择抗虫、无虫的种苗作种,并合理种植和轮植。 2、 3、人工防治。 用拔、刺、灌的方法杀死二点螟和大螟;割白螟枯鞘;注药杀螟,可用敌敌畏或敌百虫 100 倍稀释液注射;人工捕杀。 3、生物防治。 利用螟类天敌如赤眼锋、红蚂蚁等防治螟类害虫;利用性诱剂杀螟虫。 4、药剂防治。 播种时,用 10%益舒宝颗粒剂或 3%乐尔颗粒剂,按每 667 平方米(1 亩)克撒施于蔗种处,或在中培土、大培土时施于蔗根,然后覆土。 在螟卵盛孵期,选用下列药剂的一种对水喷雾:(1)50%巴丹 500 倍稀释液;(2)25%杀螟膊 500 倍稀释液;(3)50%杀螟松乳油 500 倍稀释液;(4)90%晶体敌百虫 500 倍稀释流;(5)90%晶体敌百虫加 40%乐果()2000 倍稀释液;(6)25%杀虫双 300 倍稀释液,25%杀虫单 300稀释液;(7)均匀喷雾心叶、叶鞘和蔗苗基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