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20xx届高三地理12月阶段检测试题内容摘要: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9.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源不足 B.土壤贫瘠 C.洪涝频繁 D.气温较低 蜂农为了 “ 追花夺蜜 ” ,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 图 4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20~ 22题。 20.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降水 C.气温 D.市场 21.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遇山洪 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22.蜂农 “ 追花夺蜜 ” 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河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是多方面的。 除了不断地使河流加宽、加深的侧蚀外,还对沟谷、河谷的源头产生侵蚀作用,不断地使河流源头向上移动,使谷地延长,这种侵蚀作用就 叫做溯源侵蚀。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定位导向功能的小型玩具轮船,考查某段河流周 围的自然地理特征。 下图是每隔 15分钟持续通过定位记录下来的轮船所在位置处理电子图。 回答 23~ 24题。 23.该地理兴趣小组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 RS和 GIS B. 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和 GPS C. GPS和 GIS D.数字地球 24.下列对①②③河段流水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②③段相比,①段侧蚀明显、向下侵蚀减弱 B.①②③段中,②段的侧蚀更强,③的溯源侵蚀(或下切侵蚀)更明显 C.与①②段相比,③段侧蚀减弱、堆积作用加强 D.与①③段相比,②段溯源 侵蚀和向下侵蚀最明显 读世界某城示意图(图 1,图中数字表经纬度)及该城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图 2),读图回答 2526题。 ,该城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区 A. 东南郊 B. 东北郊 C. 西南郊 D. 西北郊 2可以判断,近十年该城 B. 城区人口数量剧减 D. 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 (单位:米 )及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 26~ 27题。 26. R河干流水量最大的时期为 ( ) A. 2— 3月 B. 5— 6月 C. 7— 8月 D. 11— 12月 27.在 R河上游 进行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 ①减轻水旱灾害威胁 ②增加河流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哈尼族 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 森林 村寨 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