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上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文指的是( B ) A.蒙恬率军反击匈奴 B.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C.窦固率军反击匈奴 D.窦宪大败北匈奴 4.( 2020年,湖北荆州)卫青、霍去病沉重打击匈奴的地点是( A ) A.漠北地区 B.蒙古草原 C.河西走廊 D.河套地区 5.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西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 B.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6.董必武《谒昭君墓》一文中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其“胡”是指( B ) A.越族 B.匈奴 C.西域各族 D.东胡 7.“皇帝女儿不愁嫁”,昭君出塞是哪个皇帝时的事( C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元帝 D.汉和帝 8.“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这首诗是现代史学家翦伯赞所作,他在诗中赞扬了( C ) A.汉武帝 B.冒顿单于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 9.简述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战争的条件、 目的和结果。 9.( 1)条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 ( 2)目的:解除匈奴则汉朝的威胁。 ( 3)结果: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 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汉军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 材料二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 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请回答: ( 1)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 2)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 3)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10.(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 ( 2)材料一是指公元前 119 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 材料二是指王昭君出塞嫁给 呼韩邪单于,边境的匈奴人民过上了多年安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