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碎草覆盖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旬至 2 月上旬播种。 1 公斤种薯切块 40 块左右,切好后待自然愈伤 23 天即可播种。 每畦种 3 行,行距 60 厘米,株距 20 厘米,亩栽 5500 株左右,亩角种量 125150 公斤。 播种时在畦面上按行株距,均匀摆放薯块,做到芽眼朝上,薯块与土壤要密接,薯块上方覆盖 56 厘米厚的碎稻草。 覆草标准以撒后从上往下看不露薯块为妥,以防止马铃薯表皮发青。 如要提早商品薯上市时间,可在撒草后再覆盖一层地膜。 田间管理。 马铃薯生长期雨水较多,要及时排水。 在薯块生长期要加强田间管理,防止薯块露出覆盖物后变绿,影响商品性。 在植株生长期间要注意防治蚜虫、地老虎及疮痂病、病毒病等主要病虫害。 及时采收。 马铃薯应在大部分茎叶由黄绿转为黄色、块茎停止膨大时采收。 选择在晴天早晨、土壤较干燥时适时采收。 专利查询。马铃薯碎草覆盖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即可解答本题.此题的关键点: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也没有生命. 13.下列不能用化石提供证据的事实是( ) A.各种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 B.生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 C.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许多生物 D.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考点】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 【分析】 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 【 解答】 解: A
2、方式:解决玉米遮光问题,可采用二比二种植方式,即马铃薯和玉米各二行,行距均为三十厘米,每幅一百二十厘米宽,马铃薯株距二十厘米,马铃薯和玉米密度为每亩三千七百株。 对于高秆玉米可用三比二种植方式,即三行玉米二行马铃薯,玉米行距四十厘米、株距三十厘米,马铃薯行距六十厘米、株距二十厘米,马铃薯与玉米的行距三十厘米,每一幅宽二百厘米,马铃薯和玉米密度为每亩三千三百三十三株。
析资料一,并说出其中动物通过运动完成自己行为的两个实例.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试题分析:果蝇发育属于变态发育,要经过卵期、幼虫期间、蛹期和成虫期这几个时期,这是动物的发育过程, 属于繁殖行为。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行为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 D
将下降;而家兔是恒温动物,把它从 30℃的环境中移到 15℃的环境中,体温是不变的。 考点: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19.关于自然保护区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B.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 天然实验室”,为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C.自然保护区是“活的天然博物馆”
的物理数据掌握的基础上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合理的赋值. 7.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 【考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
象.由图可知晶体的熔点是( ) A. 40℃ B. 44℃ C. 48℃ D. 52℃ 【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 专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 【解答】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48℃ 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 48℃ . 故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