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试题3月份内容摘要:

小明骑自习车匀速通过一路口时,旁边一辆同向行驶的小汽车恰好由静止开始启动,两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其中 B (选填 “A”、 “B”)能描述小明所骑自行车 的运动情况.在追上自行车前,小汽车出发后 6 s,两车相距最远. 考点 : 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 1)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2)当汽车的速度比自行车小时,相同时间自行车走的远,距离加大;当汽车速度大时,相同时间汽车走的远距离减小,所以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解答: 解:( 1)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小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因此速度逐渐增大,因此 A图是小汽车运动图象, B 图是自行车运动图象. ( 2)由分析可知,自行车 和汽车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远,由图可知二者在第 6s速度相同,相距最远. 故答案为: B; 6.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图象的分析能力,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2.( 2 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灯泡亮度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如果向右移动滑片,则灯 L亮度 变暗 ,电压表示数 变小 .(选填 “变大 ”、 “变小 ”、 “不变 ”) 考点 : 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 动态预测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 根据滑片的移动判断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 P=UI 判断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然后根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变化,判断灯泡亮暗的变化.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 ∵ I= , ∴ 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根据 U=IR 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 P=IR2,灯泡电阻不变,且亮度取 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 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 故答案为:变暗;变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关键是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电阻变化的分析和知道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13.( 2 分)小斌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电路的特点,闭合开关 S,灯恰好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由粗细一致的电阻线均匀缠绕而成,变阻器滑片户由 a 端向左移动 8cm 到达 b 点的过程中,电流表 A1示数 I1与电流表 A2示数 I2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为 6V不变.移动滑片过程中,灯的亮度 不变 ( “变亮 ”、 “变暗 ”或 “不变 ”),变阻器绕圈的总长度为 12 cm. 考点 : 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 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 ( 1)先分析电路中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然后根据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 不影响进行分析; ( 2)从乙图中读出电流表 A2的变化范围,然后求出当滑片子在 a、 b 两点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再根据 ab 之间距离为 8cm 即可求出变阻器绕圈的总长度. 解答: 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电流表 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 A2测量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由于滑动变阻 器与灯泡并联,所以移动滑片的位置,灯泡的亮度不变; (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变阻器滑片户由 a端移动到 b 点的过程中,电流表 A2的变化范围 ~ ;则 Ra= =20Ω; Rb= =,所以变阻器绕圈的总长度为 20Ω≈12cm. 故答案为:不变; 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特点以及欧姆定律,关键是利用好并联电路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这一特点. 14.( 2 分)小虎在假期里发现家里买了一种节能锅,和传统的锅相比,这种锅的锅底多了些金属片一一吸热肋片(如图).小虎用节能锅和普通锅做加热对比实验发现,用同样的火力使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节能锅用时不到普通锅的一半,节能效果明显.请你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对这种锅的节能原理作出两点猜想. 猜想一: 导热性能好 猜想二: 热量散失少 . 考点 : 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专题 :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 1)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导热方式实质上是物质的分子在相互碰撞时传递动能的过程;不同的 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导热本领不同. ( 2)吸收相同的热量,不同的物体,热量散失不一样. 解答: 解:这种节能锅用同样的火力使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节能锅用时不到普通锅的一半,原因可能有两个: ( 1)这种锅的导热性能非常好; ( 2)这种锅的热量散失少. 故答案为:导热性能好;热量散失少. 点评: 本题考查锅的节能原理,要从吸热和散热两个方面入手,是一道非常好的题目. 15.( 2分)( 1)用大小为 30N 的力 F 将重 20N 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作出物体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 2)一束光照射到水面上, 将图中的光路补充完整. 考点 : 摩擦力的示意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 : 图像综合题. 分析: (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2)光在水面处将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 解:( 1)物体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摩擦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且 f=G=30N,如图所示: ; ( 2)光在水面处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向法线靠拢,如图所示: . 点评: 此题考查了摩擦力示意图的画法及反射光路和折射光路图的画法,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此题中需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在画反射、折射光路图时,注意法线要用虚线,不要忘了箭头. 三、实验探究题(完成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第 16题 9分,第 17题 4分,第 18题 7分,共 20分) 16.( 9 分) ( 1)如图 1,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木块长度为 cm;温度计示数为 9 ℃ ( 2)如 图 2,小明为了测量某种品牌老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陈醋的总质量 m1; B.将待测老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陈醋的总质量 m2; C.将烧杯中老陈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陈醋的体积 V; 你认为小明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B、 C、 A (填字母代号),量筒中老陈醋的体积为 40 cm3,老陈醋的密度是 103 kg/m3 ( 3)小明学习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