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甘蓝,花菜,芥菜类病毒病的防治内容摘要:

2、有褐色坏死斑点,轻者部分内叶、重者半个叶球内叶受害,俗称“夹皮烂”,病株有苦味,人和牲畜均不能食用,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耐贮性。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病毒在寄主体内越冬,由蚜虫传播和接触传染。 苗期最易感病,在蚜虫发生高峰期,遇 1520气温、70的相对湿度易发病,通风不良,土壤干燥,缺水、缺肥时发病重。 (3)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田间通风排灌,适时浇水、追肥,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农事操作时注意减少人畜和农机具与植株的摩擦和伤害,减少伤口,加强对蚜虫的防治,特别是苗期。 2)药剂防治。 田间喷施 20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白毒灵 1 号 500 倍液,物病毒灵乳剂 1000 倍液,5曲霉清水剂 200300 倍液,抗毒剂1 号 300 倍液,隔 10 天一次,连续防治 23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