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word版内容摘要:
a/( m s2) ⑴第 4 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 O、 A、 B、 C 和 D是纸带上的五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A、 B、 C、 D四点到 O点的距离如图。 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 根据 纸带上数据计算出小车加速度 a为 m/s2。 ⑵在实验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 P 的质量远小于小车 A的质量。 ⑶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示坐标系中做出小车加速度 a与力 F的关系图象。 ⑷根据图象推测,实验操作中重要的疏漏是。 四、计算题:本题共 4小题,共计 6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 k=800N/m的轻弹簧的两端各焊接着两个质量均为 m=12kg的物体 A、 B, A、 B和轻弹簧静止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现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在上面的物体 A上,使物体 A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 B刚要离开地面,设整个过程中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取 g=10m/s2.求: ( 1)此过程中所加外力 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2)此过程中外力 F所做的 功. 15.( 16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的倾角θ =37176。 ,一物体以 v 0 =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上 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8m/s 2 , g取 10m/s 2 .求: ( 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3)物体返回到 A处时的速度大小 16.( 16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15kg的特制柔软小猴模型,从离地面高 h1=6m的树上自由下落,一辆平板车正沿着下落点正下方所在的平直路面以 v0=6m/s的速度匀速前进。 已知 模型开始自由下落时,平板车前端恰好运动到距离下落点正下方 s=3m处,该平板车总长L=7m,平板车板面离地面高 h2=1m,模型可看作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假定模型落到板面后不弹起,在模型落到板面的瞬间,司机刹车使平板车开始以大小为 a=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g取 10m/s2,模型下落过程中未与平板车车头接触,模型与平板车板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求: (1)模型将落在平板车上距车尾端多远处 ? (2)通过计算说明,模型是否会从平板车上滑下 ? (3)模型在平板车上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总热 量 Q为多少 ? 17. (17分 ) 如图所示是阿毛同学的漫画中出现的装置,描述了一个“吃货”用来做“糖炒栗子”的“萌”事儿:将板栗在地面小平台上以一定的初速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衔接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 P飞出进入炒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其均匀受热。 我们用质量为 m的小滑块代替栗子,借这套装置。江苏省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word版
相关推荐
= ▲ V, Ubc= ▲ V, Uac=3V. 第 18 题 第 19 题 第 20 题 21. 如甲图所示的电路,开关 S1 ▲ ( 能 /不能 ) 实现对灯 L1的控制,该电路存在的安全隐患是 ▲ ; 如图乙, 在进户线的干路上串联一个标有 “220V 44W”的 灯 L2, 只闭合开关 S2时 发现 L1不亮, L2正常发光,说明 L1所在支路 ▲ (有 /没有)短路情况
C. 3个 D. 4个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 共 36分 ) 15.( 8分)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 ( 1)现有 H、 C、 N、 O、 C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 可做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 ; ② 厨房中常用的酸 ; ③ 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④ 溶于水时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盐。 (
利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 ” 中国人这种 装束形象显著改观开始于 之后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20.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消费品价格的变动,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导致下 表中英国消费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
2、损失极大,造成病害的主要根源有以下几点:1、蒜种老化。 据了解有的地方自联产承包责住制以来甚至更以前,蒜农至今仍沿用那时的蒜种,种了一年又一年,种来种去还是老蒜种,品种老化、退化,病害较多。 2、土质老化,残留病菌较多。 多数蒜农因地少或灌溉等原因,连年复种,大蒜地里点玉米;玉米地里摆种大蒜,如此恶性循环,致使土地得不到深翻,杂草丛生,病虫害极多。 3、无有机肥。 特别是无猪粪鸡粪之类有机肥
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 展 B.克服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 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 1 20世纪 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 “ 大坝时代 ” , 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 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