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n 项和 . 22. (本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2 lnf x ax b x在点 1, 1f 处的切线为 1y . ( 1)求实数 a , b 的值; ( 2)是否存在实数 m ,当 0,1x 时,函数 2 1g x f x x m x 的最小值 为 0 ,若存在,求出 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 请 说明理由 . ( 3)若 120 xx,求证: 2122ln lnxx x . 厦门市翔安一中 2020— 2017 学年 第一学期 高 三年期中 考试评分标准 数学 科 (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5分,共 60分 ) 1~5 DACAC 6~10 ABDDB 11~12 B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 ) 13. 60 14. 12或 15. 2011 16. ④ 三 .解答题: ( 本大题共 6小题,共 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7. 解: ( 1) 由 ρ2cos 2θ= 8θ= π6 得 ρ2cosπ3= 8,所以 ρ2= 16,即 ρ= 177。 4 所以 A, B 两点的极坐标为: A 4, π6 , B - 4, π6 ( 或 B 4, 7π6 )„„ 4 分 ( 2) 由曲线 C1的极坐标方程得其直角坐标方程为 x2- y2= 8, „„ 5 分 将直线 x= 1+ 32 ty= 12t代入 x2- y2= 8 整理得 t2+ 2 3t- 14= 0 „„ 6 分 即 t1+ t2=- 2 3, t1t2=- 14, „„ 8 分 所以 |MN|= (- 2 3)2- 4(- 14)= 2 17 „„ 10 分 18. 解: ( 1)设 na 的公差为 d ,由已知条件得 ,54 4111 da da „„ 2 分 解 得 711 a , 3d . „„ 4 分 2033171 nna n . „„ 6 分 (2) nndnnna 373212 1S 21n „„ 8 分 当 637n 时 nS 有最小值 又 Nn 6n 时, nS 取到最小值 57 . „„ 12 分 19. 解 :( 1) f (x)= ba = 3 sin2x+ cos2x „„ 1 分 = 2sin( 2x+ 6 ) „„ 3 分 由 2 2 2 , ,2 6 2k x k k Z 得 ,.36k x k k Z „„ 5 分 ∴ ()fx的单调增区间为 , , .36k k k Z „„ 6 分 ( 2) f (A)= 2sin( 2A+ 6 )= 2 ∴ sin( 2A+ 6 )= 1 „„ 7 分 A0 ∴ 1326 6 6A ∴ 2A+ 6 = 2 ∴ A= 6 „„ 9 分 由余弦定理得 a2= b2+ c2- 2bccosA 7= 3+ c2―3c 即 c2―3c―4 = 0。福建省厦门市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思是我对 Jeremy轻轻一笑又继续打字。 由此可判断此处空缺指的是轻轻一笑,既为虚弱一笑,故选 C。 ; 搜索,搜查; 犹豫; 抱怨。 根据句意理解可知此处表达的意思是他又继续看了几分钟。 由此可判断此处空缺指的是观看,故选 A。 考查名词。 评论; 脚步; 警告;。 根据句意理解可知此处表达的意思是我几乎没有听到他说的话。 由此可判断此处空缺指的是说的话,也就是 等同于评论,故选 A
2、有机酸含量下降,因而有些有机酸转变为糖,另有一些在择优呼吸作用下所属单位氧化成 些则被 K+、等所中和。 所以成熟果实中酸味下降,甜味增加。 些物质主要是酯类,包括脂肪族的酯和芳香酯,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醛类等。 果肉细胞壁中层的果胶质变为可溶性的果胶有关,试验指出,随着果实的变软,果肉中的可溶性果胶含量相应地增加。 中层的果胶质变成果胶后,果肉细胞即相互分离,所以果肉变软,此外
)研究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它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科学家试图从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以这种细胞为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 31.( 8分) 如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得的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 1)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 ______。 ( 2)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 ______,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 ______来判断。 (
此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9.(14分 )二氧化氯 (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1)工业上制备 ClO2 的反应原理常采用: 2NaClO3+4HCl=2ClO2↑ +Cl2↑ +2H2O+2NaCl ① 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______(填序号 )。 ② 若上述反应中产生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