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肖邦故园学案练习内容摘要:

,清新简约,富有水墨画般的优美。 他们简练的作品结构,白描式的主题,为人们营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更重要的是,在肖邦的钢琴小品中,我们体验到了古代东方艺术家典型的艺术表达方式,那就是:轻灵和含蓄。 用文学的眼光来解读音乐,其实并不新奇。 音乐与诗歌,本是艺术大家庭中的两个同胞兄弟,一首好诗,不仅应当在意境上出类拔萃,耐人寻味,而且在音节、节奏和韵律上具有音乐的美;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发自心灵的回响,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是美感在艺术的蓝天白云间自由自 在的翱翔,它与诗歌在意境的巅峰之上汇合,能够映射出艺术王国的无限风光。 就个性而言,肖邦是一个沉默寡言,性情内向、敏感的人,他对自己的祖国波兰一往情深,甚至在去世前也嘱托定要将自己的心脏运回故土。 他的这种爱国情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故乡的自发和质朴的眷恋之情,而与政治无关。 肖邦也是一个不喜欢热闹和世俗虚名的人。 由于身体的衰弱,他回避了欧洲上流社会喧闹的舞台和动荡的政治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为自己筑起了小小的蜂巢。 按照李斯特的说法,肖邦的生活没有冒险,没有波澜,没有插曲,而感情和印象便构成了他生活中的主旋律。 作为一位性格内向的艺术家,肖邦擅长用音乐抒发自己的心灵,他把对祖国和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世界的冲动、痛苦和狂喜,全部倾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 以至于有人说,肖邦的创作不是在演奏钢琴,而是在和钢琴交谈。 他的许多钢琴小品就像寂寞山谷中盛开的无名小花,充满著恬静而美丽的情怀。 王维是一位伟大的孤独者。 安史之乱以后,他开始远离现实,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创作了一批轻灵优美的写景诗篇。 作为盛唐时期多才多艺的杰出艺术家,王维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是出色的画家,同时他还擅长音乐,因此在他的山水诗中不仅充满著极其空寂的情怀,而且还带 有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 广博而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陶冶,使他对田园山水景色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他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 在音节和节奏上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 尤为相宜。 艺术是 相通的。 音乐和诗歌,都是时间的艺术,用文字或音符来表现大自然的美,这是王维和肖邦最大的共同之处。 而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的心境。 当两位艺术家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表达美的时候,只要拥有相似的审美情调和相似的心境,他们所营造的艺术效果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 1836 年,肖邦创作了一首《 A 大调前奏曲》,这首风格沉静安详、只有 8 个小节的音乐短章,与王维的那首意味隽永的小诗《辛夷坞》无论是结构还是在风格和意境上,都有奇妙的相通之处。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人们常常说王维的作品是“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然而评论家们很少去关注王维诗篇中的音乐性。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可以表现在诗歌的节奏上,音节与音节的组合、语音的长短、轻重、韵脚的变化,以及音调上平仄的变化,双声、叠韵、象声词的运用,都能营造出音乐般的美感。 而王维的诗歌,既有意境上的音乐美,也有韵律上的音乐美。 在诗歌的意境方面,王维擅长以短小精练的白描笔法,简洁明快的线条和笔墨抒写大自然的清朗疏旷之美,恰如风中奏响的竹笛,婉约悠扬;在韵律方面,王维的诗歌创作,在音节和节奏上极为考究,往往带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听听他的小诗 《田园乐》 :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这首小诗音节琅琅上口,节奏舒缓悠长,这其中的安详和恬静,是否能让您想起肖邦的《 F 小调夜曲》中所抒发的心境呢。 肖邦是轻灵如风的。 在所有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中,他是单乐章的小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