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xx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如果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YYRR、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YyRr,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子一 代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 YR: Yr:yR: yr=1: 1: 1: 1,子一代自交产生 9 种基因型, AABB: AaBB: AABb: AaBb:Aabb: aaBb: AAbb: aaBB: aabb=1: 2: 2: 4: 2: 2: 1: 1: 1;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答. 【解答】 解:由分析知,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YyRr,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Y_R_:Y_rr: yyR_: yyrr=9: 3: 3: 1. ① 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yyrr,子二代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是YYRR: YyRR: YYRr: YyRr=1: 2: 2: 4,其中 YY: Yy=1: 2, RR: Rr=1: 2,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黄色:绿色 =2: 1,圆粒:皱粒 =2: 1,对于两对性状来说,( 2 黄色: 1 绿色)( 2 圆粒: 1 皱粒)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4: 2: 2: 1. ② 子二代中绿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yyRR: yyRr=1: 2,子二代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YYRR: YyRR: YYRr: YyRr=1: 2: 2: 4,其中 YY: Yy=1:2, RR: Rr=1: 2,绿色圆粒人工传粉给黄色圆粒豌豆,黄色:绿色 =2: 1,圆粒:皱 粒 =8: 1,对于两对相对性状来说,( 2 黄色: 1 绿色)( 8 圆粒: 1 皱粒) =16黄色圆粒: 8:绿色圆粒 2 黄色皱粒: 1 绿色皱粒. ③ 子二代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YYRR: YyRR: YYRr: YyRr=1: 2:2: 4,其中 YY: Yy=1: 2, RR: Rr=1: 2,让子二代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黄色:绿色 =5: 1,圆粒:皱粒 =5: 1,对于两对相对性状来说,( 5 黄色: 1绿色)( 5 圆粒: 1 皱粒) =25 黄色圆粒: 5 黄色皱粒: 5 绿色圆粒: 1 绿色皱粒. 故选: D.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 实质,学会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区分自交、自由交配的计算方法. 6.生态学上环境容纳量又称 K 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 N 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种群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 K 值为 750 个, M 值为 25 个 B.当种群数量大于 K 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 K 值种群数量上升 C.当种群数量小于 M 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大于 M 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D.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分别是 7 300、 800,则理论上总群的最终数量依次为0、 600、 600 【考点】 F4: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 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小于 100 时,种群增长量小于 0,种群数量减少;种群数量为 100﹣ 600,种群增长量大于 0,种群数量增加;种群数量大于 600时,种群增长量小于 0,种群数量减少. 【解答】 解: A、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当种群数量大于 600时,种群数量下降,所以 600 为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即 K 值,当种群数量小于100 时种群的增长量小于 0,所以 100 是种群数量的最小值,即 M 值, A 错误; B、当种群数量大于 K 值( 600)时,种群增长量下降,种群数量下 降;在小于100 时,种群增长量小于 0,种群数量下降, B 错误; C、当种群数量小于 M( 100)时种群的增长量小于 0,种群数量下降;当种群数 量大于 K 值( 600)时,种群增长量下降,种群数量下降, C 错误; D、当种群数量为 75 时,数量小于 100,种群数量下降,最终数量为 0,当种群数量为 300 时,种群数量增加到 K 值达到最大,最终数量为 600,当种种群数量为 800 时,种群数量下降到 600,维持恒定,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要注意,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不是一个概念,只要增长速率为正值,种群数量就在增加;增长速率为零,种群数量恒定不变;增长速率为负值时,种群数量应下降. 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39 分) 7.图甲表示在晴朗夏季,大田种植的番茄植株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在晴朗夏季,将用完全培养液培养的番茄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 CO2 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 CO2 浓度,绘制成如图一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 CO2浓度).据图分析: ( 1)图甲中 C 点代表上午 10: 00, E 点代表中午 12: 00. C~ E 时间段中,该植物吸收的 CO2量约为 60 mg/dm2. ( 2)图中如果在 C、 F 时刻,植株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则 A、 C、 F 三点的 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A< C< F(或 F> C> A) ;直接影响图甲中 jkl 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叶肉细胞间隙的) CO2浓度 . ( 3)在图甲中,如果土壤中长期缺乏 Mg2+,则图甲中 J 点向 下 (上或下)移动,若图乙中 D 点和 H 点对应 时刻的温度相同,则 D 点时的光照强度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 H 点时的光照强度. ( 4)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角度分析,在乙图中,与甲图番茄植株在 B 点的整体生理状态相同的点有 D、 H .根据乙图分析,该番茄植株一昼夜能否积累有机物 能 (填 “能 ”或 “否 ”). ( 5)当罩内的 CO2浓度位于图乙中 D 点时,番茄植株的叶肉细胞的生理状态可用如图二所示的图 1 . 【考点】 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为光合速率随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变化, B、 G 为光补偿点, J 点为光饱和点, CE 段为由 于气孔关闭导致的光合午休现象,图乙表示植物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其中 D 点、 H 点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即光补偿点.图丙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与线粒体的气体交换情况. 【解答】 解:( 1)图甲中 C 点代表上午 10: 00, E 点代表中午 12: 00. C~ E时间段中,每小时的净光合速率平均为 2 =30,故 C~ E2 个小时,该植物吸收的 CO2量约为 60 克. ( 2)由于呼吸速率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图中 C、 F 时刻,植株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即真正光合速率相等,而净光合速率 C> F,则 C、 F 两点的呼吸强度的是 C< F.而 A 点表示光合作用开始的临界点,温度比 C、 F 点较低,呼吸强度较弱,故 A、 C、 F 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F> C> A. jkl 段位于CF 段,此时光照强度过强,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因此直接影响图甲中 jkl 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叶肉细胞间隙的) CO2浓度. ( 3)如果土壤中长期缺乏 Mg2+,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则光饱和点降低,故图甲中 J 点下移,而 G 点为傍晚时的光补偿点,此时由于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不变,故 G 点左移;若 B 点和 G 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说明呼吸速率相等,由于光 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且 B 点二氧化碳浓度高于 G 点, 故 B 点时的光照强度 < G 点时的光照强度. ( 4)番茄植株在图甲 B 点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图乙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为 D 点和 H 点,故图甲 B 点的整体生理状态与图乙中 D、 H点的整体生理状态相等.据图乙可知, K 点的二氧化碳浓度比 A 点低,说明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吸收了二氧化碳,即番茄植株细胞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总量多余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总量,因此有积累有机物. ( 5)图乙中 D 点为整体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但是植物体中有部分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番茄植株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即此时番茄植株的叶肉细胞生理状态可用如图二所示的图 1. 故答案为: ( 1) 60 ( 2) A< C< F(或 F> C> A) (叶肉细胞间隙的) CO2浓度 ( 3)下 小于 ( 4) D、 H 能 ( 5) 1 【点评】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