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20xx届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功率. 【分析】 灯泡和电炉工作时,造成电路中总功率增大,根据 I= ,家庭电路电压一定,电路中总功率过大,会造成电流过大,家庭电路的导线实际上是有电阻的,根据 U=IR,导线分担的电压增大,灯泡两端分担的电压减小,灯泡变暗. 【解答】 解:根据 P= ,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灯泡变暗,是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造成的.电炉工作时,灯泡和电炉并联在 电路中,电炉的功率大,造成电路中的总功率增大,根据 I= ,家庭电路电压一定,电路中总功率过大,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导线有电阻,导线分担的电压增大,灯泡分担的电压减小,灯泡变暗. 故答案为:电功率;电流. 【点评】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考虑导线的电阻,实际上导线是存在电阻的,导线也分担一部分电压. 二、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能区别不同物体的发声,一定是它们振动的频率不同 C.夏天雷雨天时,说 “ 雷 声震耳 ” 主要是指响雷的振动频率太高 D.医院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主要是因为波能传递能量 【考点】 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声与信息.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①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 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 ③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④ 声音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解答】 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选项说法正确; B、我们能区别不同物体的发声,靠的是音色,选项说法错误; C、雷声震耳是指声音的响 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选项说法错误; D、医院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主要是因为波能传递信息,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 此题属于一道声学综合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声音与信息等多个知识点,题目难度不大,但需要学生牢固掌握声学基础知识才能解答. 9.我国在去年从北京飞往成都的航班上,成功进行了全球首个 4G地空宽带实验,在飞机上实现了无线高速上网,这些宽带信号从地面到空中的传递利用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光纤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信 息的传递. 【分析】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但是超声波或次声波,其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且其传播速度远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故现代的移动电话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解答】 解:电磁波作为现代信息传递的载体,传输着各种信号,包括声信号、图象信号等,故我们生活中常用的 4G手机就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号的.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传递信号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0km/s C.色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考点】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 1)平面镜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 (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 10 8m/s. ( 3)分清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 4)透明材料制成的三棱镜都可以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解答】 解: A、平面镜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呈接,是虚像.故 A正确; B、光 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10 8m/s=300000km/s.故 B错误; 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 C正确; D、玻璃是透明材料,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故 D正确; 故选 B. 【点评】 掌握实像和虚像、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的联系和区别. 11.关于内能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多 B.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唯一方式 C.内能越大的物体,它内部的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D.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有温度差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 1)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来修饰; ( 2)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3)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 4)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有温度差. 【解答】 解: A、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来修饰,故 A错误; B、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B错误;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而内能大分子运动不一定越剧烈,故 C错误; D、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有温度差,故 D正确. 故选 D. 【 点评】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内能、温度、热量等概念的理解,以及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了解,属热学基础题. 12.如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已经标出了 N、 S极,在此基础上,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的左边为电源的正极 B.小磁针的左边为小磁针的 S极 C.图申磁感线的方向是从左向右 D.两根磁感线之外也存在有磁场 【考点】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专题】 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根据已经标出的 N、 S极,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出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再利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 N极出来回到 S极. 【解答】 解: A、因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 N极,右端为 S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线圈中电流方向是从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故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故 A错误; B、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规律可知,上方小磁针左端为 S极,右端为N极,故 B正确; C、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是从左向右,故 C正确; D、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两根磁感线外也存在磁场,故 D正确; 故选 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关系的理 解.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有 R1< R2.当开关 S接触点 1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1, R1两端的电压为 U1;当开关 S接触点 2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2, R2两端的电压为 U2.比较两种情况的电流、电压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I1< 12 Ul< U2 B. I1> 12 U1> U2 C. I1> I2 Ul< U2 D. I1> I2 Ul=U2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欧姆定律. 【分析】 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电流与电压,然后分析答题. 【解答】 解:当开关 S接 触点 1时, R与 R1串联,电流: I1= , 当开关 S接触点 2时, R与 R2串联,电流: I2= , 已知: R1< R2,则 I1> I2, 电阻 R两端电压: UR=IR,由于 I1> I2,则: UR1> UR2, 电阻两端电压: U1=U﹣ UR1, U2=U﹣ UR2, 由于 UR1> UR2,则: Ul< U2,故 C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比较电流与电压大小,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可以解题. 14.如图所示为一辆向右运动的小车,其车厢顶部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小球与竖直车厢璧保 持刚好接触的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车厢壁对小球的作用力使小球向右运动 C.小车受到的拉力 F大于地面的摩擦力 D.在拉力作用下,小车的动能不断变大 【考点】 惯性;力与运动的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