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20xx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睫时,士人感觉到有义务对社会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士人对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有广泛的兴趣,例如: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汉学、宋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 基本学识,即礼学,以反映儒家“礼”的概念。 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研 究。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士人阶层的多领域探索。 (4 分) 材料三 法国波旁王朝视庶民如草芥,一些启蒙思想家“各奋于学问,各发为议论,以天斌之才为贵,不以人授之爵为贵,申下界之困顿,烛世间之情理”,于是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 高毅、徐前进《中国语境中的欧洲启蒙运动》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社会影响。 (4分) ( 4)综上,谈谈你对知识分子的认识。 ( 2分) 13.(22分)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与海洋的开发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历史悠久,它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造船航海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成为古代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一个主要梁道。 —— 搜狗百科中国古代海外贸易 (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历史悠久”的表现。 (4分) 材料二 起源于海洋文明的西方国家很早就重视海洋的意义。 几百年来,萄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以海权为基础的。 —— 《科普百家论坛:海军武器实录》 ( 2)使得葡萄牙、西班牙取得“优势力量”的事件是什么。 一战后,美国是如何跻身海军强国之列的。 (4分) 材料三 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 ”“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 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问。 ”孙中山面对旧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在《实业计划自序》中说:“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 —— 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 3)依据材料三概述孙中山的海权思想。 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的海权为什么不能得到保障。 (8分 ) 材 料四 有的学者从中国面临 20世纪 80年代世界第二次重大产业梯度转移出发,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