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语文试题内容摘要:
14.“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这一细节说明了什么。 (3分) 答: 15.奥运会是国际盛事,我国运 动员发扬奥运精神,付出艰辛的汗水,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和地位。 你知道我国奥运史上谁获得了第一块奥运金牌吗。 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奥运冠军吗。 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至少写 3 个)( 2 分) 答: (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1— 15 题。 ( 11 分) 贫困不是理由 她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孩。 去年高考,她考了 683分的好成绩,超出重点录取分数线近 100分。 喜讯传 来,一家人却陷入愁云惨雾之中;女孩一家 5口,奶奶年事已高,母亲体弱多病,弟弟正上初中,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父亲身上。 父亲已经年过五旬,照顾几亩薄地,农闲时到附近煤矿挖煤,每天上午 7 点半下矿,工作到下午 4 点半才能出来吃饭,可即便如此,每月也只有几百元的微薄收入。 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家里早已债台高筑,面对高额学费,如何去筹。 当地媒体报道了女孩面临的窘境,引起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的关注。 他决定资助女孩,并很快联系上了她。 在 ***里高晓松郑重承诺:“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你的情况,决定资助你。 ”善良的他怕伤害女孩的自尊 ,又特意补充了一句:“不是因为你贫困,而是因为你有才华。 ” 这对一筹莫展的李家而言,无异于喜从天降,女孩连声道谢。 最后两人约定,女孩一拿到录取通知书马上通知他,他会把学费汇过去。 半个月后,女孩打 ***给高晓松的秘书:“请转告高叔叔,我被浙江大学录取了。 ”当高晓松第二天准备汇款时,那女孩又打 ***来了:“高叔叔,非常感谢您的好意,可是我不能接受您的资助了。 两天前,一位好心的伯伯已经资助了我大学四年的学费。 昨天给您打 ***,是因为我答应过您,被录取后一定要通知您。 ” 当时高晓松非常惊讶,也被女孩的诚实深深打动。 他仍然想帮助她,于是说:“我知道杭州的物价很高,既然有人帮你出了学费,那我就负担你四年的生活费吧,每月 500 元,你看怎么样。 ”“谢谢您。 不过我的生活费那位伯伯也资助了。 希望您能帮助别的比我更需要帮助的孩子。 ”女孩真诚地说。 其实,女孩完全可以接受第二笔资助,也没有人会去查证这笔钱,可以用来还债,可以让父母家人过得宽裕一点,可以给弟弟买一个新书包,可以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滋润一点,可是她不假思索地放弃了,选择了诚信和善良,再次让高晓松感到震撼。 这位内心 富有的贫家女孩名叫李小萍,家在四川内江市的农村。 此事传出以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 很多人为她的所作所为感动,由衷地敬佩;也有人说她傻,以她的境况,同时接受两笔捐助也不违背情理啊。 面对褒扬与质疑,李小萍依然平静,她解释说,我觉得诚信和自立是自己的责任,虽然我暂时贫困,可是我没有任何理由逃避这种责任。 一位普通的中学生,简单的一句话,令多少人感到汗颜。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 28 字 )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语文试题
相关推荐
_;他们的悲惨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给打破了。 20.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 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这部作品叫《 _______》,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是 _______和 _______。 21.在《骆驼祥子》中,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_______。 22.《骆驼样子》是老舍最钟爱的作品
我们却可以让( )的生命体现出( )的价值,使自己活得更加( )。 乡下人家,不论( ),不论( ),都有一道( )、( ) 的风 景。 2 ( )、 ( )的瓜, ( )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 ( )的装饰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 )或是竖着两根( ),可爱多了。 2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 )、( ),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显出一派( )的农家风光。
她 把它插在一个很小很小的花瓶里。 她觉得这片秋叶比春天的花更美丽。 晚上,当她熄了灯,刚要入睡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什么在闪闪发光。 她来到桌前,原来是那篇银杏叶子在闪烁着( )的光芒。 叶子说:‚黑夜里,我可以发光,为你亮起一盏小灯。 ‛ 小姑娘把那片叶子放在枕边,它( )闪着太阳一样的光,照着她看书。 当她困倦了,就把那片叶子夹在书里。 随后,她进入了梦乡…… ( 1)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 ( 3)可以调 素琴 . . ( ) ( 4)亭亭净 植 . ( ) ( 5) 可远观而不可 亵 . 玩焉( ) 翻译下列句子 ( 9分) (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简答题 ( 14分) 两篇短文所采用的写作手法相同,都是 《陋室铭》表明中心的语句是 ,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验,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写“石头房子的骨架”“残留的水泥地面”,突出了居住条件的恶 劣;写筑路工人“用体温来相互取暖”,表现了他们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 作者细腻地描写环境,正是为了深入刻画人物性格。 2.“已有 9 个人开了小差,几天之后,又有 5 个人逃跑了。 ”从侧面反映筑路条件的艰苦。 “有一天晚上,火车没有从城里运来面包。 ”说明粮食缺乏,筑路工人眼看就要受到饥饿的威
宁静的 旷达 情怀 (五) 无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农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 . 无与为乐者, 遂 . 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 . 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的词。 念: 遂: 盖: 2 此文共分三层: ①第一层,记事,交代 ; ②第二层,写景,写 ; ③第三层,抒情,抒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