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分层测评:19老房子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阅读提升层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 8 题。 陶然亭 张恨水 陶然亭好大一个名声,它就跟武昌黄鹤楼、济南趵突泉一样。 来过北京的人回家后,家里一定会问: “ 你到过陶然亭吗。 ” 因之在三十五年前,我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逛陶然亭。 那时候没有公共汽车,也没有电车。 找了一个三秋日子,真可以说是云淡风轻,于是前去一逛。 可是路又极不好走,满地垃圾,坎坷不平,高一脚,低一脚。 走到陶然亭附近,只看到一片芦苇,远处呢,半段城墙。 至于四周人家,房屋破破烂烂。 不仅如此,到处还有乱坟葬埋。 虽然有些树,但也七零八落,谈不到什么绿阴。 我手拂芦苇,慢慢前进。 可是飞虫乱扑,最可恨的是苍蝇蚊子到处乱钻。 我心想,陶然亭就是这个样子吗。 所谓陶然亭,并不是一个亭,是一个土丘,丘上盖了一所庙宇。 据说这一带地方是饱经沧桑的,早年原不是这样,有水,有船,也有些树木。 清朝康 熙年间,有位工部郎中江藻,他看此地还有点野趣,就盖了此座庭院。 采用了白居易的诗“ 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 的句子,称它作陶然亭;后来成为一些文人在重阳登高宴会之所。 到了乾隆年间,这地方成了一片苇塘。 乱坟本来就有,以后年年增加,就成为三十五年前我到北京来的模样了。 过去,北京景色最好的地方,都是皇帝的禁苑,老百姓是不能去的。 只有陶然亭地势宽阔,又有些野景,它就成为普通百姓以及士大夫游览聚会之地。 同时,应科举考试的人,中国哪一省都有,到了北京,陶然亭当然去逛过。 因之陶然亭的盛名,在中国就传开了。 我记得作《 花月痕》的魏子安,有两句诗说陶然亭:“ 地匝万芦吹絮乱,天空一雁比人轻 ”。 可是这三十多年以来,陶然亭一年比一年坏。 真是对不住那个盛名了。 1955 年听说陶然亭修得很好; 1956 年听说陶然亭更好,我就在 6 月中旬,挑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带着我的妻女,坐公共汽车前去。 一望之间,一片绿阴,露出两三个亭角,大道宽坦,两座辉煌的牌坊,遥遥相对。 还有两路小小的青山,分踞着南北。 好像这就告诉人,山外还有山呢。 妻说: “ 这就是陶然亭吗。 我自小在这附近住过好多年,怎么改造得这样好,我一点都不认识了。 ” 从她吃惊的情形就可以感觉到:陶然 亭和从前一比,不知好到什么地步了。 陶然亭公园里面沿湖有三条主要的大路,我就走了中间这条路,路面是非常平整的。 走不多远,就看见两座牌坊,雕刻精美,金碧辉煌,仿佛新制的一样。 其实是东西长安街的两个牌楼迁移到这里重新修起来的。 这两座妨碍交通的建筑在这里总算找到了它的归宿。 走近几步,就是半岛所在,看去两旁是水,中间是花木。 山脚一座凌霄花架,作为游人纳凉的地方。 山上有一四方凉亭。 山后就是过去香冢遗迹了。 原来立的碑,尚完整存在,一诗一铭,也依然不少分毫。 我看两个人在这里念诗,有一个人还是斑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