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内容摘要:
③ 每一个 公民都要承担对社会的所有责任 ④ 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 “ 看客 ” 现象 A. ①② B. ② 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 12. 漫画中的现象启示我们 ①要树立公德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②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③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④要善于明辨是非,弘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简要分析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 简要分析和说明。 本题共 2 小题,第13题 8分,第 14题 6分,共 14分。 13. 2020年继“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 12月 14日嫦娥三号成功登月,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航天器登月成功的国家。 从电视上,我们看到的是璀璨和光芒,但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这背后许多点滴片段: 片段一:航天燃料有剧毒,工作者每天要与剧毒燃料打交道。 在燃料站内,墙上高挂着工作人员一份份“决心书”,有一位在此度过十六载春秋的老兵临走时写道“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无悔于祖国赋予他的责任,无悔于自己脚下这片土地。 ” 片段二:“神舟号”系列飞船、天宫一号、嫦娥三号的研发过程中,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曾摆在相关科研人员的面前,他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终于迎来了成功的这一天。 片段三:天宫一号实现多项技术创新,如:“天宫一号”上的超级智囊,不仅可以帮助 航天员了解飞行器的所有信息,还能实现在天地之间收发 E- mail、在轨软件更新等等。 请回答以下问题: ( 1)结合 第一课 相关知识回答:片段一中这位老兵的决心书,对你有何启示。 ( 4分 ) ( 2)片段二和片段三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 4分) 14. 2020 年 8月 3 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发生 级地震。 地震发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请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 1)对于灾区人民 而言,地震是他们遭遇的一种挫折,导致这一挫折的因素是什么因素。 ( 1分) “。20xx秋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相关推荐
.例如,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都是来自中胚层.但是,后来红细胞能够合成血红蛋白,而心肌细胞则能够合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这两种细胞的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的.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是利用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使胚胎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出人类需要的心肌细胞. 故选: 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3.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发生的变化
OFD=∠ OFE. 其中能够证明 △ DOF≌△ EOF 的条件的个 数有 个. 第 16题 第 17题 第 18题 18. 如图为 6 个边长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 ∠ 1+∠ 2+∠ 3= 176。 . 建湖县城南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八 年级 数学独立练习 答题纸 ( 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8小题 ,每小题 3分,共 24分。
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 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资料收集法是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记者暗访拍摄了长沙某些餐馆食品制作过程,应属于调查法. 故选: D 9.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叙述是几位同学的做法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写出它们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 ( 2分) 27. 美国历史的发展耐人寻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0 分) 材 料一 华盛顿 林肯 材料二 “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 林肯 1858年一次演讲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 点的电势, a 点的场强大于 b 点的场强 C. 带电粒子 M 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D. 带电粒子 N 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考点 :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电势能. 专题 : 电场力与电势的性 质专题. 分析: 由于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电场力将指向运动轨迹的内侧.同时注意电场线和等势线垂直,说明电场沿水平方向,正电荷沿轨迹 MPN运动,则电场力一定水平向右
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解答: 解: A、如果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却在增大,即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故 A错误;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竖直上 抛到最高点,故 B 错误; C、根据 a= 可知加速度 a由速度的变化量 △ v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 △ t共同决定,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