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裙子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标题:裙子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教学bb内容摘要:

裙等等。 南太平洋国家如萨摩亚,斐济等国,男子普遍穿裙。 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有部分傣族男子穿裙。 裙子基本型的结构制图 一、 裙装基本型结构设计 及原理 测量部位 腰围 : 腰部最细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 臀围 : 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 裙摆围 : 裙子下摆周长 裙长 : 腰节线至所 需裙长的长度 二 、裙装基本结构 1.裙装原型 ( 1) 规格设计: SL=+a; W=W*+0~ 2cm; H=H*+4 cm ( 2) 主要制图步骤: 作裙长、臀长、中臀围线; 取前臀围 H/4+1cm,前腰围 W/4+1cm; 将前臀围与前腰围之差三等分,其中 1/3为侧缝撇量, 2/3 为前腰省量。 取后臀围 H/41cm,后腰围 W/41cm; 将后臀围与后腰围之差三等分,其中 1/3为侧缝撇量, 2/3 为后腰省量。 前后腰线在侧缝处抬高 1cm,后腰线在后中线处下落 1cm,划顺腰线。 裙原型是取自女体直立状态下绕腰、臀部一周所形成的旋转体形态。 (一) 作前中心线 (1),上平线 (2),下平线 (3)。 (二) 作臀围线 (4),中臀围线 (5),侧缝线 (6),后中心线 (7)。 (三) 确定前腰侧点 (8),后腰侧点 (9),后中心点 (10)。 (四) 画顺前侧缝线 (11),后侧缝线 (12),前腰口线 (13),后腰口线 (14)。 (五) 作前后省。 2.直身裙 ( 1) 规格设计: SL=177。 a; W=W*+0~ 2cm; H= H*+≤ 6cm ( 2) 结构制图要点: 按裙长、臀围、臀长作裙原型结构图。 取前臀围大 H/4+1,后臀围大 H/41,前腰围大 W/4+1+省,后腰围大 W/41+省。 将前后省及侧缝画顺,并沿省缝作纵向分割线,分割裙身成八片裙结构。 画顺裙片外轮廓线和腰口线。 字裙 ( 1)规格设计: SL=177。 a; W=W*+0~ 2cm; H=H*+6~ 12cm ( 2)结构制图要点: 按裙长、腰围、臀围、臀长作裙原型结构图,前臀围 =H/4+1cm,后臀围=H/41cm。 将( HW) /4 分成三份, 1/3 作省, 2/3 为侧缝撇量,腰省合并后,臀围处放出,裙摆展开量由腰省拼合后自然形成。 画顺裙外轮廓线。 4.波浪裙 第一种方法 —— 直接作图法(Ⅰ) ( 1)规格设计: SL=~ +a; W=W*+0~ 2cm; H=H*+> 12cm ( 2)结构制图要点: 按裙长、腰围、臀围、臀长作裙原型结构图。 将腰省关闭,臀围处放出,为扩大裙摆,可从 WL 处将整个裙身拉展,形成更大裙摆。 画顺裙外轮廓线, 作成波浪裙结构图。 第二种方法 —— 直接作图法(Ⅱ) ( 1)规格设计: SL=~ +a; W=W*+0~ 2cm; H=H*+> 12cm ( 2) 结构制图要点: 按 SL、 W/n( n为裙片数)作矩形。 在 WL 中心处用直角尺旋转使裙片的臀围 =H/n( n为裙片数)。 画顺腰线和底边线作成波浪裙结构。 第三种方法 —— 圆周制图法 ① 两片裙结构 ② 四片裙结构 ③ 八片裙结构 ④ 三片裙结构 ⑤ 六片裙结构 三 、裙装变化结构 节裙 ( 1)规格设计: SL=177。 a; W=W*+0~ 2cm; H=H*+> 12cm ( 2)结构制图要点: 作前裙片的中心线 AB, AB=裙长。 在前中线上截取 1/4 裙长为第一节的长度。 在 A点作一条腰口线并垂直于 AB。 在腰口线上取腰围大为 W/4。 加放腰围大的 1/2 作为裙腰的抽褶量,并作垂直线。 第二节的长度可取裙长的 1/2。 以第一节加放腰围的 1/2 作为第二节的抽褶量,并作垂直线。 第三节的长度可取裙长的 1/4。 以第二节加放腰围的 1/2 作为第三节的 抽褶量,并作垂直线。 后裙片的绘制方法基本同前片一样,区别在于后中心位置向下低 1㎝。 高腰裙 ( 1)规格设计: SL=177。 a; W=W*+0~ 2cm; H=H*+6~ 12cm ( 2)结构制图要点: 在裙原型上作高腰位线,距腰线 8cm。 合并两腰省,延长至高腰位线,画顺腰省。 根据效果图在裙身上作腰部育克分割线。 其余裙身进行拉展作成抽褶裙造型。 抽褶裙 ( 1)规格设计: SL=177。 a; W=W*+0~ 2cm; H=H*+6~ 12cm ( 2)结构制图要 点: 按规格作出裙原型图。 在两侧裙片 WL 和 HL 之间作斜向剪开线。 分别将剪开线剪开至裙身两侧并拉展,形成抽褶量。 画顺裙身外轮廓线。 折裥裙 ( 1)规格设计: SL=177。 a; W=W*+0~ 2cm; H=H*+6~ 12cm ( 2)结构制图要点: 按 SL、 W、 H 作直身裙结构图。 根据效果图,在 HL 上作分割线。 将腰省合并,将分割的小片裙身作剪开线,分别拉开折裥形成折裥裙。 垂褶裙(Ⅰ) ( 1)规格设计: SL=177。 a; W=W*+0~ 2cm; H=H*+> 12cm ( 2)结构制图要点: 按 SL、 W、 H作直身裙结构。 在腰线上作若干条分割线,并拉展,拉展量 =折裥量(一般 3~ 4 ㎝ 左右),垂褶是按造型需要拉展合适的量(一般≥ 5㎝ ),将拉展后前后裙身拼合一体。 将腰部和底边画顺,腰缝作出折裥位置。 为使裙身垂褶自然、美观,面料宜采用斜料。 垂褶裙(Ⅱ) 规格设计: SL=177。 a; W=W*+0~ 2cm; H=H*+> 12cm 结构制图要点:该款是在前后腰部育克分割缝处加以垂褶的裙款,制图方法同上款垂褶裙。 一、 裙装的放松量 (一) 腰围的放松量 人在呼吸及站、坐时腰围会有 2cm的差值变化。 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体腰部周长缩小 2cm时,人体不会产生强烈的压迫感,所以裙装的放松量可控制在 0~2cm。 (二) 臀围的放松量 臀围放松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裙装的造型风格。 人体一般坐立的变化需要,臀围的放松量一般控制在 4~ 6cm左右。 (三)裙摆围的放松量 裙摆围的大小由款式的造型而定。 宽松裙的摆围可呈 A 形,圆形,甚至超过 360176。 运动类型裙摆围波浪起伏、飘逸、舒展,而合体的裙摆围设 计则要考虑到人体的活动范围。 裙叉一般开在距腰口线 40cm以下为宜。 无裙叉的裙摆围应随裙长的增加而增加。 二、臀高线的确定 臀高线与人体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一般认为臀高线距腰口线的距离为身高 /10+1,也有按 H/6 计算的。 还可实际测量从腰节线至臀围线的长度进行确定。 三 、腰省的确定 (一) 省量 腰省量为腰臀围的差值。 它的放置与裙子的款式有关,每个省的省量过大或过小均不适宜。 过大会使省尖过分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