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药业公司gsp质量管理制度文件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X 药业有限公司 GSP 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 出库复核 管理制度 编码 XXX/ZD011 页码 共 2 页,第 1 页 文件属性 ■新订; □确认;□修订;第 次,替代 起草部门 质量管理部 起草人 起草日期 审核部门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部门 总经理 批准人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行政部 颁发日期 实施日期 分发部门 总经理 质量副总经理 质量管理部 业务部 行政部 1. 目的: 确保 药品 出 库时数量准确,质量稳定,以防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 2.范围: 药品出库复核。 3.责任者: 配货员 复核员 4.正文: 药品出库时,配货员应按销售部门开据的并有收款员盖章的销售凭证,做到先开票后发货,对购货单位、品名、剂型、规格、生产厂家 、数量、批号、有效期、质量等情况实行逐项核对、检查,复核员应将配 货员发好的药品重新进行上述项目的核对,准确无误后才能予以出库,并如实记录出库复核台帐。 出库凭证和复核台帐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以便进行质量跟踪。 药品出库必须坚持“先产先出”、 “近效期先出”,并“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发货。 药品出库时发现质量有疑问应及时通知质量负责人重新检查,并悬挂黄色色标,待明确质量结论,确认质量完好后才可发货。 如发现以下问题应停止发货,并报有关部门处理: ①药品包装内有异常响动和液体渗漏; ②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③包装标志模糊不清或脱落; ④已超出有效期的药品; ⑤有退货通知或药监部门通知暂停销售的药品。 每复核完一张出库凭证后,配货员、复核员必须在指定位置盖章或签名。 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出库时,应有包装并符合途中运输要求、方便购方验收。 加强质量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及时反映或处理客户对质量问题的意见。 XXXXX 药业有限公司 GSP 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 有关记录和凭证的 管理制度 编码 XXX/ZD012 页码 共 1 页,第 1 页 文件属性 ■新订; □确认;□修订;第 次,替代 起草部门 质量管理部 起草人 起草日期 审核部门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部门 总经理 批准人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行政部 颁发日期 实施日期 分发部门 总经理 质量副总经理 质量管理部 业务部 行政部 1. 目的: 为了更好地执行有关工作规定和药品管理制度。 2.范围: 全部员工 3.责任者 : 质量管理部 行政部 业务部 财务部 4.正文: 企业对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和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情况的检查、考核或内部评分记录资料,设有专人负责记录,并存档备查。 有关记录和凭证的设计制订,一般由使用部门提出,由使用部门按规定操作和保管 (可手工记录,也可以计算机操作;应以便于检索为目的。 ) 有关记录的制定、更改和作废要严肃、慎重、认真。 填写记录,内容要真实,记录要及时规范,字迹要清楚,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不得任意简写或漏写。 购进记录、验收、出库复核、养护、退货等台帐记录由各主管人员负责经办记录。 出库凭证由保管员保管,其他记录由专人保管。 资料、记录凭证的保管时间应符合规定要求,保管时间要超出药品有效期一年,不 得少于三年 (退货药品记录应保存三年 ),购进票据和销售票据由财务部门按规定保管(十五年 (含 )以上 )。 资料、记录和凭证,不得外借,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外借须经领导同意,办好暂借手续,用后立即归还存档。 XXXXX 药业有限公司 GSP 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 进口药品 管理制度 编码 XXX/ZD013 页码 共 2 页,第 1 页 文件属性 ■新订 ; □确认;□修订;第 次,替代 起草部门 质量管理部 起草人 起草日期 审核部门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部门 总经理 批准人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行政部 颁发日期 实施日期 分发部门 总经理 质量副总经理 质量管理部 业务部 行政部 储运部 1. 目的: 为了 加强进口药品的管理 ,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2.范围: 进口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销售和销毁的管理。 3.责任者 : 质量管理员 验收员 养护员 销售员 4.正文: 公司业务部门采购进口药品和验收人 员验收进口药品时,必须严格审核供货企业的合法资质及质量保证能力,向供货单位索要并审核以下资料 (须加盖供货方质管部门红章 ): 《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复印件、《进口药材批件》复印件; 《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或者注明“已抽样”并加盖抽样单位 (指口岸药品检验所 )公章的《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批签发的生物制品,需要同时提供口岸药品检验所核发的批签发证明复印件 (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 ); 进口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必须同时提供其《进口药品注册证》 (或《医药产品注册证》 )复印件、《进口准许证 》复印件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以上各类复印件均需加盖供货单位质管部门红色印章。 本企业的销售人员向合法的销货方销售进口药品时,亦需提供给客户上述各类复印件,并注明销售药品的数量,然后加盖本公司质管科的红印章。 进口药品如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采购人员和验收人员不得进行采购及验收入库: 供货方不能提供《进口药品注册证》 (或《医药产品注册证》 )、《进口药材批件》的复印件或无加盖质管红章: 提供的《进口药品注册证》 (或《医药产品注册件》 )复印件、《进口药材批件》复印件已超过有效期的; 进口药品制剂无中文说明书或包装、标签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规定不符的: 《进口药品注册证》 (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 )已被撤销的; 伪造、变造有关文件和票据的。 XXXXX 药业有限公司 GSP 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 效期药品 管理制度 编码 XXX/ZD014 页码 共 1 页,第 1 页 文件属性 ■新订; □确认;□修订;第 次,替代 起草部门 质量管理部 起草人 起草日期 审核部门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部门 总经理 批准人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行政部 颁发日期 实施日期 分发部门 总经理 质量副总经理 质量管理部 业务部 行政部 储运部 1. 目的: 合理控制药品的经营过程管理,防止药品的过期失效,确保药品的储存、养护质量。 2.范围: 企业进货验收、在库养护、出库复核和销售过程中的效期药品的管理。 3.责任者 : 质量管理人员、验收员 、养护员、保管员 4.正文: 药品应标明有效期,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按劣药处理,验收人员应拒绝收货。 距失效期不到 6 个月的药品不得购进,不得验收入库。 有效期不到一年的药品,每月应填报《近效期药品催售表》,上报质量管理人员。 药品应按批号进行储存、养护,根据药品的有效期相对集中存放,按效期远近依次堆放,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 对有效期不足 12 个月的药品应按月进行催销。 对有效期不足 6 个月的药品应加强养护管理、陈列检查及销售控制。 及时处理过期失效品种,严 格杜绝过期失效药品售出。 严格执行先进先出,近期销出,易变先出的原则。 XXXXX 药业有限公司 GSP 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 不合格药品 管理制度 编码 XXX/ZD015 页码 共 2 页,第 1 页 文件属性 ■新订; □确认;□修订;第 次,替代 起草部门 质量管理部 起草人 起草日期 审核部门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部门 总经理 批准人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行政部 颁发日期 实施日期 分发部门 总经理 质量副总经理 质量管理部 业务部 行政部 储运部 1. 目的: 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控制性管理,防止不合格药品进入流通领域。 2.范围: 企业进货验收、在库养护、出库复核和销售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药品的管理。 3.责任者 : 质量管理人员、验收员、养护员、药品购进人员、保管员、销售员 4.正文: 不合格药品指 《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四十九条规定的假药、劣药。 质量证明文件不合格的药品。 包装、标签、说明书内容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数量和规格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包装破损、被污染,影响销售和 使用的药品。 批号、有效期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对于不合格药品,不得购进和销售 对药品的内在质量有怀疑而不能确定其质量状况时,应抽样送海口市药品检验所检验。 在药品购进验收时发现不合格药品,验收员应在验收记录中说明,并报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复核;经质量管理人员确认为不合格的药品,应拒收。 在库养护检查中,经质量管理人员复核确认为不合格的药品,应通知保管员将其存放在红色标志的不合格品库(区),并通知将该批号药品撤离柜台,不得继续销售。 对于售后使用过程 中出现质量问题的药品,由质量管理人员依据顾客意见及具体情况协商处理。 对于假药、劣药和出现严重质量事故的药品,必须立即停止购进和销售,就地封存,并向海口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不合格药品的报损应按照审批权限办理审批手续,有关记录保存三年。 一般不合格药品的销毁经批准后应有质量管理人员监督销毁;假劣药品应就地封存,并报送海口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处理或备案。 销毁工作应有记录,销毁的地点应远离水源、住宅等。 特殊管理药品应在指定的地点进行销毁。 销毁方式可采取破碎深埋,燃烧等方式。 质 量管理人员对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情况应定期进行汇总,记录资料归档。 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有完善的手续和记录。 XXXXX 药业有限公司 GSP 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 退货药品 管理制度 编码 XXX/ZD016 页码 共 1 页,第 1 页 文件属性 ■新订; □确认;□修订;第 次,替代 起草部门 质量管。某药业公司gsp质量管理制度文件汇编(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