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太人线九佛支线迁改工程基础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转角度数α Δ h 值( mm) 备注 0186。 α≤ 5186。 ~ 3B/1000 B为基础根开 5186。 α≤ 30186。 4B/1000 30186。 α≤ 60186。 7B/1000 60186。 α≤ 90186。 8B/1000 终端塔 9B/1000 ( 2) .基础埋深:基础埋深要符合设计要求,避免负误差,一般土壤基坑超深部分铺石灌浆处理。 ( 3) .各塔腿的设计施工基面及主柱高出基面值是按塔基地形图确定的,若主柱外露值与实际有出入,通知项目经理部与设计联系。 ( 4) .施工基面 : 基础的设计施工基面是用来计算基础埋深的起算面,基面数值以b2 b1 Δh 基础顶面 斜平面 基础顶斜平面 保留测量中心桩 注: b b2 为基础主柱露出设计基面高度值 图 31 等高腿基础预偏示意 110kV 太人线九佛支线迁改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8 相对塔位测量中心桩的高差值来确定。 比中心桩高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施工时,在保证塔腿能露出地面的前提下,应不降基或少降基,在原地面直接开挖基坑,保留原地形和植被。 尽量保留中心桩或根据塔位中心桩的位置定出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 的辅助桩。 基础设计施工基面值的含义如下图: ① 等高塔腿的基础施工基面与中心桩高差值为 时,基础施工基面如图 33/4: ② 等高塔腿的基础施工基面与中心桩高差值为+值时,基础施工基面如图 35/6: 埋深 a 中心桩 A B 基础设计施工基面 图 35 特殊情况 注: A、 B 基础施工 基面: +h 米, a为基础主柱露出施工基面的高度。 h A B 图 33 平地情况 注: A、 B 基础施工基面: , a为基础主柱露出施工基面的高度。 图 34 .缓坡情况 注: A基础施工基面: 米, a 为 A基础主柱露出施工基面的高度; B 基础施工基面:- h 米,( h+ a)为 B 基础主柱露出施工基面的高度。 中心桩 A基础设计施工基面 B 基础设计施工基面 A B 埋深 a 中心桩 基础设计施工基面 110kV 太人线九佛支线迁改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9 ③ 等高塔腿的基础施工基面与中心桩高差值为-值时,基础施工基面如图 37: ④ 本工程铁塔基础根 开值均按全根开值标注 ,如图 310: ( 5) .基础边坡 如果塔位附近存在冲沟、崩塌等水土流失现象,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增 保留测量中心桩 注: b b2 为基础主柱露出设计基面高度值 A 注:bb2为基础主柱露出设计基面高度值 B 注:bb2为基础主柱露出设计基面高度值 设计施工基面 (不开挖 ) a h 埋深 注: A、 B 基础施工基面: h 米, a 为基础主柱露出施工基面的高度。 图 37 山脊或面包形山顶情况 a 图 310 基础根开示意 图 36 梯田情况 中心桩 B 基础设计施工基面 A B 埋深 埋深 a h 注: A基础施工基面: +h 米, a 为 A基础主柱露出施工基面的高度; B 基础施工基面: ,( h+ a)为 B基础主柱露出施工基面的高度。 A基础设计施工基面 110kV 太人线九佛支线迁改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10 砌挡土墙、护坡或排水沟,山地基础开挖后,如果基底有孤石要清除,留出的孔洞要用砂石灌浆回填,塔基上方如有危及铁塔安全的孤石要清除。 清除孤石后,如果边坡保护不满足要求时应砌筑挡土墙和护坡 ,挡土墙要建于原装土上。 对于山区丘陵塔位,当基础地板边缘到施工基面边坡的水平距离不满足: 米(桩基础)、( +)米时( H为基础埋深),需砌挡土墙以保证足够的上拔土体。 在基础分坑之前应对施工基面进行检查,在开施工基面过程中 亦应进行施工基面检查,虽未开到设计标高,但外边坡已达到设计规定,应与设计商谈可否减少施工基面。 虽开到设计施工基面,但外边坡未达到设计规定,与设计商谈后确定后再进行分坑。 ( 6) .坑口尺寸的确定 : 坑口尺寸依据底盘宽度,操作裕度、坑深、土质情况及施工方法确定。 现场浇筑基础操作裕度不应小于 ;采用档土板挖坑的操作裕度不应小于。 在挖坑过程中依据土质及坑深放边坡,边坡系数见表 36。 土质坑壁坡度系数 表 36 土 质 砂、土、 砾石、泥土 砂质粘土 粘土、黄土 坚土 边坡系数 (宽:深) : 1 : 1 : 1 : 1 坑口尺寸根据下列公式确定 khdca 22  式中: a —— 坑口尺寸, m; c —— 底盘宽度,拉线盘长宽, m; k —— 坡度系数; h —— 坑深, m。 ( 7) .正方形基础分坑 : 如图 311 所示。 仪器置在塔位桩或位移桩,对准辅助桩,转角 45 ,以坑口两角与仪器的水平距离钉出两点,量尺对准该两点,以坑口尺寸勾画正方形。 地脚螺栓式基础以基础根开分坑。 其计算公式如下: )(2201 all j  辅助桩 4545图 311 正方形基础分坑 1234Ojl 110kV 太人线九佛支线迁改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11 )(2201 all j  式中: 0201 ll 、 ――坑角与塔位桩(位移桩)距离, m; alj、 ――基础(底盘) 根开及坑口宽度, m。 、基础的施工 ( 1) .挖基础坑一般要求 ① 在挖坑过程中应采取防止塌坍措施,以保证人身安全,坑底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并留适量操作裕度,以便基础支模和预制基础安装,操作裕度应符合。 土质坚硬可以坑壁代替模板使用,不留操作裕度。 无防塌坍措施挖坑时,根据土质、水位情况需放边坡,边坡系数见表 52。 ② 为避免水土流失及减少开方量,在保证塔腿能露出地面的前提下,山丘塔位应尽量不降基或减少降基,在原天然地面直接开挖基坑,将主柱加高部分深埋,尽量保留原地形和自然植被,若发现实际地形与基 础主柱外露值不合适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处理。 ③ 基础施工顺序应遵循先下坡侧后上坡侧(山坡上),先深后浅(平地上)的原则。 余土不得堆放在塔位的下坡侧,尽量堆放在塔位附近两侧。 在施工过程中,应保留中心桩,以备检查、核对各基础的降基值等有关数据。 ④ 基础施工时,必须复核塔位地质与本工程提供的地质勘测报告是否相符,尤其是移动过的塔位,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及时通知设计代表和地质工代处理。 ⑤ 基础开挖后,基底如有孤石要清除,留出的孔洞用砂石灌浆回填,塔位上方危及铁塔安全的孤石要清除。 塔位范围表面的孤石清除 后造成基础施工基面降低,立即通知设计处理。 ⑥ 在城市、乡镇,对位于道路边、绿化带、河涌边的塔位,施工时应将四个基坑试开挖,当确认基础底下没有各种管道及其它构筑物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 2) .挖 孔桩 基础施工要求 ① 挖 孔桩 基础施工时必须设置护壁,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坑身相同。 ② 为了保证基坑的垂直度,每挖掘 米,在坑中心吊一垂球校核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一次。 110kV 太人线九佛支线迁改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12 ③ 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坑口,不得堆放在坑口四周 米范围内。 基坑地质为风化岩石时必须采用风镐机械开凿,提升装置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并配置自动卡紧保险装置。 ④ 施工时,孔口应有人监护,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带,井下设半边安全钢筋网,井内设特别可靠的救生软梯。 ⑤ 挖 孔桩 基坑过程中如发现土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或坑壁有塌方先兆时应暂停挖掘,报告工地技术负责人研究处理。 ⑥ 本工程挖 孔桩 基础主柱升高不同,根据现有山坡地面使用,以减少土石方开挖量,但柱顶部标高须在同一平面,以免影响铁塔安装。 ( 3) .稻田、河网等地带挖坑 ① 稻田、河网等地带挖坑需采取围堰排水措施,昼夜排除坑内积水,宜采用档土板挖坑法。 ② 稻田挖坑需与产权单位或产权人取得联系 ,尽量减少损失。 ③ 稻田挖坑应设排水管道,不得将泥水排入稻田。 ④ 基础回填夯实之后,应将多余土清除干净,河网地带堆土位置应符合防洪要求。 ⑤ 稻田、河网等地带基础施工时,由于地基承载力较低,基坑开挖应采用对基底扰动尽可能小的施工方法,如倒挖法等,有的地质条件较差时还要在基础地板下打松木桩,松木桩规格:桩长为 5000mm,桩径为 120mm(小头);基坑成型后应及时铺设垫层,垫层打完达到一定强度(一般 240 小时)后方可进行上部基础的施工。 ( 4).坑深检查 ① 坑深检查依据: 1)铁 塔基础坑的坑深,以设计的 施工基面为准,进行坑深检查; ② 坑深允许偏差 1)杆塔基础坑深允许偏差为+ 100mm, — 50mm,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2)岩石基础桩基础坑深不应小于设计深度。 3)岩石基础孔径允许偏差+ 20, — 0mm。 ③ 坑深超差处理 1)铁塔现浇基础坑:超深部分应铺石灌浆处理。 110kV 太人线九佛支线迁改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13 2)坑深与设计偏差值在+ 100~+ 300mm 时,具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每层不宜超过 100mm,当不能以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其超深部分按设计要求处理,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铺石灌浆处理,当坑深 超过规定值在+ 300mm 以上时,其超深部分铺石灌浆处理。 ( 5).回填土及基础防护 ① 回填土时应先排出坑内积水,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 3: 1 掺合后回填夯实。 1)对适于夯实的土质,每回填 300mm 厚度夯实一次,夯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 70%及以上。 2)对不宜夯实的水饱和粘性土,回填时可不实,但应分层填实,其回填土的密实度亦应达到原状土的 70%及以上。 3)对于其他不宜夯实的大孔粘土、砂、淤泥、冻土等,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二次回填,但架线时其回填密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的 70%及以上。 4)对于山地基 础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填入 300mm 夯实一次,石坑应掺土回填,石与土的比例可按 3: 1,树根杂草必须清除,特别是紧线作业的受力塔,以确保施工、运行安全。 ② 基础防护 在山坡的塔位,必须在上坡侧按实际地形挖排水沟防洪。 基础边坡保护范围 R:当H≤ 3m时, R≥ H+B/2+。 当 H> 3m 时, R≥ H+B/2+,当基础边坡保护范围 R 不满足要求时,需砌挡土墙或护坡,见图标构 9201。 当需增加挡土墙或其它措施时应会同建设、运行、监理、设计 单位 到现场确定。 挡土墙、排水沟的设置参见图 312/13。 图 312 挡土墙示意图 m L 基础根开 L:基础底板之间距离 110kV 太人线九佛支线迁改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14 、 钢筋制作和安装及其支模 ( 1) .钢筋的制作 ① 钢筋调直,钢筋在使用之前应进行调直处理,采用冷拉法调时, HPB235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4%, HRB335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1%。 ② 钢筋加工后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要求。 ③ 钢筋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HPB235 级钢筋末端应作 180176。 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倍。 2) .钢筋作 90176。 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 钢筋直径的 5倍。 3) .钢筋箍筋制弯,作 90176。 弯折与钢筋弯折相同,作 135176。 弯折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4倍,钢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 5倍。 4) .地脚螺栓箍筋制弯,弯弧内直径除符合 2)、 3)两规定外,且不小于地脚螺栓直径。 5) .钢筋加工偏差应符合表 37之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mm) 表 37 项 目 允许偏差 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77。 10 起弯钢筋的弯折位置 177。 20 箍筋内净尺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